如何在反差大的環境取得平衡?!


linkaungwan wrote:
樓主考不考慮用漸層減...(恕刪)

漸層減光鏡 就是大家常在說的CPL嗎??

Purpledew wrote:
試著調一下,
...(恕刪)

咦?! 背景被您拉出來了耶!! XD
請問是怎樣調的??
如果用兩個圖層疊合上去 說不定ok唷

audiofan wrote:
看來你不了解你機身的...(恕刪)

是低
完全沒用過D-Light... orz

剛剛看之前還有一位前輩
說可以拉曲線,人物看來柔和多了
請問拉曲線是指拉成S型?!
看這張的照片拍攝的現場光線環境,我有個建議,就是請這位小姐面向現在的背景,使光源不在背面,非逆光的條件下,自然光拍攝就可以成功了~~
銀牙烈虎 wrote:
正解。許多看起來像是...(恕刪)


這幾位大大說的是正確的
而這種情況下,不後製,真的除了補光什麼方式都沒用
我先假定不考慮其他換角度順光等拍攝的問題,而是純以相片裡的狀況
若要拍的出色,補光是最好的方法,不過有幾點可能可以討論一下
理論來說,應該是要縮光圈,,並且與ISO值無關,因為測光基準應該是以背景的光線為準
在這種高光下ISO小並不至於引響到安全快門,反而能讓相片的雜訊及畫質變高
縮光圈是因為在高光逆光下,小光圈的影像會更銳利,人物邊緣比較不會被背景光吃掉,並且可以去掉一些雜光
後製的話,基本上可以拍攝兩張構圖一樣的照片,一對背景測光,一對人物測光,這跟包圍曝光道理是類似的
再做合成,不然就用RAW檔,輸出JPG時也各調整一張,也是一樣的方式
不過若可以我不喜歡後製,因為若每次都這樣作,其實挺累的,而且後製多少破壞畫質
以Purpledew的後製照片來說,感覺已經非常好了,但若細看,頭髮後面的邊緣,尤其背景有像螢幕的部份
其實看的出來這張照片是合成的,可能是Purpledew並沒有打做做很細,只是先示意一下,但真的要做的很漂亮
那要花多少時間
至於像A700的HDR
說實在的,其實就是相機裡的繪圖晶片已經幫你做後製罷了,不過若以純粹看一張相片的角度,個人感覺(強調是個人感覺,因為每個人想法是不同的),其實這張相片的感覺很不好(我也有到連結的網址參考過),不論是顏色、對比和層次感,覺得好像都被劣化了。說實話,我覺得滿假的,不如手工後製比較能達成個人想要的感覺
說個比較不入耳的,若是以傳統的正片120相機拍攝,光線對比落差更大,曝光要更正確,後製修正空間極小,在這種狀況校要怎麼拍?
我想表達的是,數位化後,電子機能變的更強大,提供大家更大的便利性,但不要太過於依賴電子性能,因為若以樓主想問的應該是攝影的技巧,而不是哪款數位相機的功能更強大(如果我誤會說聲抱歉)。
chuangsc217 wrote:
漸層減光鏡 就是大家...(恕刪)


No!!!半面漸層減光鏡和CPL是完全不同的東西, 樓主有興趣可以去找找(先上Y拍搜尋, 你看到外型大概就知道這是什麼東西了), 這和搖黑卡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最好方法, 也是最直接 最快速的方法, 比起開D-Light或後製 影像重疊好的多...............
chuangsc217 wrote:
漸層減光鏡 就是大家常在說的CPL嗎?? ...(恕刪)


不是的, 漸層減光鏡是一半進光量不受影響另一半以漸層的方式加深透片鏡色, 以減少入光量.
可以google 一下.

不過這種情況用漸層鏡也沒用, 人臉就和過曝區一樣高, 就像去象山拍101那樣, 明暗反界不是單一方向的直線.
這個場景若不換角度拍, 要拍出人臉清楚, 真的只有二解:
對臉做測讓那單調的背景曝光光吧
不然就是閃光或反光板把臉打亮

至於合成, 用單raw來調背景和臉部二張來合沒什麼用, 因為相機記錄到的資料就那麼一張raw, 怎拉都是軟體在那裡硬撐. 而拍多張合成也不方便, 人就在那裡, 要合成的就要她維持至少一秒不動, 一旦有點動到, 合來更糟. 所以, 用反光板或讓背景過曝吧.
FB:facebook.com/photographyeye
weechia wrote:
不是的, 漸層減光鏡...(恕刪)


贊成您說的,所以能不合成後製我盡量不要,所以強調後製一定多少會破壞到畫質
但用處多少是有的,主要還是看個人需求是什麼,若當事人不介意就沒差了
拍RAW主要是只要拍一張,構圖不會變,可是會像您說的情形,只是用軟體在拉
多次曝光也一樣,而且要維持構圖不變也不太實際
所以還是拍攝的時候拍好比較實在

至於搖黑卡,這也不是不行,補光是把主體的光線加到和背景差不多,黑卡是把背景的光線減到和主體差不多
但這時使用怪怪的,和blockquote大大表達的一樣,這不是單一方向,那要搖哪邊,而且搖黑卡曝光時間要夠,不然搖沒兩下就"喀嚓"啦,長時間曝光對被攝者來說也很難過,而且還要腳架或其它固定相機的方式,似乎這時用不太實際(純討論,不筆戰喔!)
weechia wrote:
...要合成的就要她維持至少一秒不動, 一旦有點動到, 合來更糟...(恕刪)


用包圍曝光連拍吧。這種白天的亮度,用快速連拍拍個三到五張,再挑張最喜歡的就行了。如果要更好且不熟後製,回家後用免費軟體再疊一下 HDR ,簡單、快速又不用花很多時間學習。

[菜鳥和懶人的偷吃步] 包圍曝光拍攝
令夫人是"女王",令嬡是"公主",請問我們是否該稱呼你為"陛下"?
pda4700 wrote:
用包圍曝光連拍吧。這...(恕刪)


包圍曝光和hdr我玩得非常兇, 所以才明白稍有晃動叠圖時會有鬼影, 再加上出去玩吃個飯拍照,
包圍不用腳架是很不穩的, 這樣要拍一張照還真難, (專門出去拍風景另當別論))倒不如用內閃或反光板.
FB:facebook.com/photographyeye
我的經驗是
台北101欣葉85樓,中午日當中,餐廳內相對暗
人與景同時入鏡
試拍幾種作法效果不同
1.拉高iso---人曝光正確,背景死白,不閃燈
2.m模式--降低快門,縮光圈,留下背景細節,因要保留居高臨下的景,內閃slow補人臉--可得到較均衡的效果
以上,請指教
1. 機身設定
用戶自訂:設定低對比度,高曝光補償。

2. 簡單後製
對人測光拍一張,對亮處測光拍一張,前後相機不要移動太多,
再用佛陀商店疊合,取前一張的人物與前景,後一張的背景(亮處)。
如此一來原本極亮與極暗處的細節就會顯現出來。
夜半沖涼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