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整救相機產業? 從Olympus關門事件引起的警思!

1 降到合理價位,目前相機跟鏡頭還是太貴
2 功能要與時俱進,智慧處理能力要跟上手機
大腦掌管五官

大膽預言

耳塞大小的腦波傳輸器出現

經由腦波傳輸器可以傳送 聲音 影像

如果連 嗅覺 味覺 都可以 信號化

全身皮膚感覺的信號化比較難想像但應該也是可以實現

連 嗅覺 味覺 皮膚感覺 都可以傳送

手機也要滅絕


到時後

駭客可能可以直接攔截你的腦波偷窺你的思考

犯罪者也可能無所遁形


目前這只是科幻電影裡的劇情

但應該有可能實現的

人類發明動力飛行不過百年光景

現在已經早已上太空


拭目以待吧
現在的感光元件成色又不好看~當然在相機業會變成現在這副德行 台灣設立的法條又是圖利那些垃圾老人==
讓我們為奧林巴斯默哀3分鐘

可惜了可惜了可惜了,曾經是最愛品牌之一
夢幻殺手2606 wrote:
那就相機廠商也轉型做手機就好了。
目前的智慧型手機開發已經不像以前的手機這麼困難了。
作業系統用谷歌的,就算是用公版的也很完善了。
其他的零件像是處理器記憶體螢幕之類的都能買到只要不是太特殊的話目前要搞一支能用的手機還是很可行的。
手機的部分一開始先這樣慢慢再改進
然後把重點放在拍照錄影功能,這些是相機廠的強項,把重點功能強項做出來應該就能吸引到一些喜歡拍照的人。
我想這應該會是一個趨勢,一般人拍照錄影會適合用方便的手機,因為手機的畫質已經足夠一般人使用了,而相機則會變成專業人士使用的專業設備。


還是體積問題
我想就算做出來RX100的體積裡面整合了
蘋果或安卓旗艦機的功能+中階相機
還是有人會嫌太厚吧
陳東林 wrote:

猶記得國中的時候,...(恕刪)


其實有沒有變更好很難說,
在我看來眾多產業都在倒退走,
走向務實、銷售取向的產品。

套句老師傅說的一句話:
認真誠心誠意做產品的企業,
無法做大。

專注在利益與營收的企業,
則是越來越壯大,
它們不用做到頂尖,
但可以做到滿足大多數人的標準,
好比產品做到六七十分,
然後多數人買得起,
越來越壯大,
結果專注在八九十分的企業,
市場被排擠,極速萎縮、凋亡,
甚至為了平衡營收,只好價格越來越高,
高到能支持下去的小眾也開始動搖。

市場走向,曲高越來越和寡,
變成「叫好不叫座」,
這些走入歷史的品牌、產品,
難道真的不好?不盡然。

說真的盡情揮灑的任性產品,
這年頭越來越少了,
甚至太堅持的廠商很多都死了,
不然就是被併購了,
廠商不敢大舉投資高風險的產物,
不敢再過度堅持利潤不足的理想,
轉向無趣、平價務實的比比皆是。

汽機車、影音業、等等等,
都脫離不了這個殘酷趨勢,
汽車誰還在跟你
多汽缸、轉子引擎、大排量NA,
機車要找台四缸的越來越少,
動畫業誰在跟你手繪,
更慘的是電繪都開始偷懶了,
套3D建模的動畫滿天飛,
看那生硬沒有情感的「人偶」製片,
實在是令人搖頭。

卡帶到CD是進步,
但CD後繼,
更高規格的SACD、DVD Audio都掛了,
取樣低的音源變成了現在主流,
縱使有更高階的音樂格式,
但多數人更滿足於低取樣的音樂,
更高階的音響、耳機、乏人問津⋯⋯

我真心不認為攝影的趨勢有變好,
但多數人滿足於,
更低廉、更易用,
但成果已能滿足的手機。
沒有這個需要啊!現在手機照像功能整合愈來愈方便,大部分人出遊拍照,手機夠用了,而且分享又方便;對,重點是分享,不是專業照像。
單眼就留給專業的或是對畫質執著的用家。出遊扛幾次單眼,之後就不想了
# 完全是市場的選擇
# 救也救不了
ching43202 wrote:
如何拯救整個相機產業
學生時代有上過文化的形成與衰滅

一種文化到後來常見V字形的發展 極複雜精緻的 vs 極簡單平凡的

相機也可說是留名歷史的文化

隨著手機的發明

高階的 專業性的機種將會繼續存在

玩具型態的機種也會出現

中階的機種單純的記錄功能被手機取代


現在人手一支手機

帶手錶的人也少了

帶手錶的心情也不單是看時間而已

有兼裝飾性的性質的傾向

高階手錶機械繼續發展

玩具型的手錶故障即丟
death0101 wrote:
相機產業什麼時候會劃(恕刪)


一堆人只是在玩器材而已
相機本就是小眾市場不是人人需要
安卓也沒有擊垮微軟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