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 開發液態鏡頭 顯微廣角一鏡到底

各位如果知道
第二階段五年五百億發展頂尖大學計畫
教育部規定計畫書繳交期限是六月底
就不難瞭解為啥這個時間點會出現這些報導了
leader0419 wrote:
這世界上很多廠商做的...(恕刪)


沒錯~~
這世上誰沒研究過別人的東西
如果別人發表過就不能繼續研究
那我看全世界除了科技強國以外大家都不用玩了
發明研究我們可能比不上別人
但是別人的創意我們做得比別人好
甚至比別人還要早進入量產
這是我們的本事
不是嗎!!

所以說,打嘴砲容易,實際做做看

產業的進步就是靠所有人去研究改良前人的成果

各位可曾想過今日技術的進步是十年前的多少倍?簡直想像不到。

如果別人有專利就不能去研發,那如何更進一步?

更何況絕大部份的專利都是垃圾等級,改善的空間仍舊非常大
流浪不想去淡水 wrote:
八百年有人做~後面的...(恕刪)


+1同意觀點

剛剛還在想,假設菜司出了一款鏡頭...過了幾年萊卡也出了一支同樣規格原理的鏡頭,只是鍍膜不同;
不知道會不會被酸說...人家菜司都出過了,萊卡太沒新意了,學人家的創意!

台灣還有研發的技術算是可以欣慰的,不要甚麼技術都沒有,還要看人眼色....
像現在台灣的相機大廠,還只能當代工大廠而已.....;核心技術比如...光學、CCD、COMS誰會做啊!
還不是只能買人家的產品,還買不到技術呢....(想買都買不到)

PS:不知道酸人是不是已經變成01必備的文化?那我還得多學一點....
My websit http://jchc168.web.fc2.com
衷心希望這次是真的
而不是為了向上面官員及納稅人交代天文數字經費如何花掉的巧飾官方報告
那就是台灣之福
大家給他們先鼓鼓掌吧!

之所以會有很多網友潑冷水的原因是狼來了喊太多次了
很多次宣稱技術突破轉移給民間可以創造多少商機
結果不是最後技術無法克服
就是無商業化價值
或根本是自吹自擂
大部分不了了之

現在電動車很熱門
各位網友可能不知道30年前我們就宣稱研發電動車成功
而且也製造了一些塞給軍方和公家單位
這些車當然不實用無商業價值
因為只是把傳統車輛改為用鉛酸電池推動而已
關鍵技術電池重量及蓄電力根本無改善(車輛製造當時已是相當成熟的技術, 沒什麼稀奇)
但官方宣傳的沸沸揚揚的好像蠻像一回事
納稅人心想稅金沒白繳
事實上只是浪費更多錢而已
就是很多這種類似的經驗讓許多人忍不住潑冷水

還是要說一下
衷心希望這種技術能早日商業化
再替台灣賺進大把外匯

真的是很棒的技術, 成本低 ~ 功能又強

但是我比較在意的是 ... 液態, 時間久了應該會變質吧?
所以用幾年後一樣會得白內障?
個人就曾有此經驗,為了開發一項光學產品,專利搜尋一下,竟有幾千個相關專利,絕大部份是美日的專利,經過反覆研究,總算從中避開專利,完成更簡單、更省成本、更可量產的專利,現在已然是世界業界共通的製程。

所以不懂別亂放砲,也許有人有不愉快的經驗、也許有人酸葡萄心理、也許有人唯恐天下不亂、也許有人根本不懂、...,但重要的是進步是靠許多人從困境中去突破的。
恩..............

那.............

我們就拭目以待囉~~

套句投資版的.. 用力空他~~

加油了!! 好嗎~~ ?

這應該不是工研院做的
是清華教授接國科會的研究計畫..

bluesystem wrote:
本日最中肯....新...(恕刪)

我有一位老師是在工研院工作
他說很多廠商面對國外競爭對手的專利訴訟時
就會找工研院求救
工研院有很多專利
可以幫助國內廠商打贏官司
所以有必要把工研院說的那麼不值嗎?

再舉個例來說好了
國內有一家作文字辨識的廠商叫做丹青
他們的東西就是工研院技轉的
順利商業化
所以工研院做出來的東西還是不錯的

說到創新
工研院的紙喇叭跟luxgen MPV上的液晶隔屏我覺得都是不錯的創新阿
又不是沒有

http://www.optotaiwan.com/big5/main_l_0203_090611.asp

唯一的訊息了~~置入式液態自動對焦鏡頭 全景科技??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