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t168 wrote:旅遊拍風鈴木時順便拍...(恕刪) 耶?好像都是向右看?最近黃金風鈴木盛開,尤其溪洲台一線值得造訪。------------------白耳,好像吃的不太好,和大雪山的比較起來,瘦多了。
jones691122 wrote:河烏和鶺鴒啾古錐的 ...(恕刪) 在台中,小翠很難拍。再找找是否有更好的背景和地點。-----------------很顯然的,我們的環境,一天比一天好,小翠也更多了。
jk268 wrote:請問在台灣拍攝黑臉琵鷺, 甚麼月份和地點最好呢?...(恕刪) 今天跑了一趟曾文溪口的黑面琵鷺保護區,想不到在台南待了二十年,居然才第一次造訪黑面琵鷺......根據香港鳥會的統計資料,現存的黑面琵鷺約有 2700 多隻,而台灣地區今年 1 月份的普查,整個台灣島從北到南共有 1400 多隻的黑面琵鷺,也就是說全世界有約 2/3 的黑面琵鷺在台灣過冬。而今天(3/1)棲息在曾文溪口主要棲地的黑面琵鷺共有 78 隻,也就是說,這張照片裡面理論上應該會有 78 隻的黑面琵鷺:哇咧~這......這啥麼鬼啊? 啊黑面琵鷺到底在哪裡咧?? 難道就是那一堆白點咩???呃......別生氣嘛...... 這我也沒辦法啊,人家只有 300mm 變焦小槍管而已啊...... 來......我 100% 原圖裁切給您看一下......看到沒有?整群的黑琵喲,頭上還有漂亮的繁殖羽喲~ 現在牠們已經在準備北返,要回老家傳宗接代了噢,這個時候來看最漂亮了呢:呵呵......黑面琵鷺保護區的實況就是如此,鳥兒真的很大群,可是都聚在遠離人類的河口泥灘地,目測距離賞鳥亭至少超過 800 公尺,沒有超過 1000mm 的鏡頭,基本上就不用想拍到啥鬼了......不過,說來也奇怪,每次我拍不到想拍的鳥而感到很失落的時候,不知道為什麼就是會有白頭翁跑到我眼前來......幸好管理局很貼心的為遊客們準備了高倍望遠鏡,甚至還有大螢幕實況轉播,所以雖然拍不到,但至少還能看得到,基本上,當觀光客能做到的大概就是這樣了......雖然只能看到芝麻大的黑面琵鷺,不過沒魚蝦也好,既然來了,活的沒辦法近看,但至少去年轟動一時,因為肉毒桿菌事件而掛掉的黑琵標本,倒是可以在展示館裡面隨便拍的:如果要真的清楚拍到這些嬌客,最簡易的方式就是住在有黑面琵鷺棲息的地區,在天氣很冷的時候背著大砲筒,騎腳踏車到魚塭之間搜尋碰運氣,好運的話就能在魚塭裡頭找到幾隻躲避寒風的黑琵了吧......如果不執著於黑面琵鷺的話,這個季節到各處魚塭去晃晃,還是能找到不少收穫的,例如這個赤足鷸就是台南地區常見的水鳥之一:現在正值許多鷺科鳥類的繁殖季節,因此不止是黑面琵鷺,許多鷺科雄鳥都換上了漂亮的春裝,而成群結隊在田野裡面遊蕩的黃頭鷺,也紛紛從平日的白頭變成了黃頭,整個場面看上去相當壯觀:比起山鳥來,水鳥其實好拍得多,牠們總是三五成群聚在水陸交接的地方,很容易找到,而且一個區域通常會有好幾種鳥,不過......真正好拍的關鍵還是在有沒有大砲筒.........
這次用了小型望遠鏡, 發現河流對面近水面的樹有五個鳥巢, 只有過河從山路上行或者是爬下去拍。 第一次覺得攝影是要用那麼多體力, 還要注意自身安, 可能有蛇或者掉進河中有很多小鳥, 應該是未能飛。 和它們有十米內的距離, 但都沒有理會我。應該只有兩種鳥類在其中。慈鷺 comorantthese two little ones didn't care my existence IMG_6412 by jk1668, on FlickrDarter 澳洲蛇鹈food, mom. i can't fly atm IMG_6259 by jk1668, on Flickrgive me food, momIMG_6633 by jk1668, on Flickr這是一般的 honey eaterjust love her lovely red eyes ànd yellow dummy IMG_5743 by jk1668, on Flick餵食小鳥的過程http://www.flickr.com/photos/johnkwong168/12843727404/lcying.tw wrote:今天跑了一趟曾文溪口...(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