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這8張照片來說,小弟也覺得第4張得第一名。

第1跟8張都有表現出那種「就算是下雨我們也要歡渡中元節的氛圍」
我覺得很不錯啦!


1.
淺景深的表現跟閃燈的打法、主角的姿勢能表現出鍾馗的那種莊嚴跟肅殺
的氛圍,但是以這張氛圍來說又太過嚴肅寂靜、不太符合中元節那種熱熱
鬧鬧的氣氛。

2.
小弟對煙火沒什麼研究,這張有點失焦、再加上右上有奇怪的耀光、以煙
火來說蠻一般的,也不太能強調節慶的氛圍。

3.
這張一開始有讓我驚呼,左後上方打進來的燈光在光影方面有加分的效果
,可惜的是如果這張能移動一下角度到千手觀音的正中間,並且在照片四
周留下更多的空間(留白)、框進更多的現場觀眾觀看的樣子,也許會更有
張力。當然採用超廣角、魚眼、稍微貼進千手觀音為中心來拍的話,那張
力更有。

4.
這張很棒,會讓人停下來仔細看、也會讓人想「這是怎麼拍出來的」,雨
滴反射光的效果很夢幻。如果再多框一點點、另外電子花車向右移動半公
尺,讓照片的重點在右邊,我覺得這樣或許會更好。

5.
這張的色調有讓我想要投進前三名,但仔細看左上天空漸層部分色階斷掉
,一定是後製處理上沒有注意到,實在很可惜、另外照片的下半部沒有任
何明顯意義、卻留了大半部,稍嫌多餘累贅、左右再多框進來一些會更好。

6.
這張紅色如果在後製調色上讓紅色暗一點、飽合加一點,會更迷人,構圖
方面,左側燈籠的部分有斷掉的感覺,再多框一點有更多的延伸感、上部
再進來一些藍色的天空與黑影、會讓這張照片的重量更平衡。

7.
右下框進了「基隆中元節」,構圖主題有千手觀音,僅因為符合主題而入
選。失焦、上半部雜亂的背景以及右側觀禮民眾的曝光跟成色不太優。

8.
這張其實有點同第4張,算是一張穩紮穩打的照片。上面框進來的燈籠剛
好說明了是中元節、再加上觀禮民眾、遊行隊伍剛好走到剛好的位置、
領隊剛好舉起手向左邊揮手,這張攝影師構圖跟時機抓得很準。
記得之前看過這個,第二名後台一定很硬


樓主的感覺跟這個一樣嗎?第一名一定有他厲害的地方,不是小弟的慧根可以領悟的.....

地方性比賽不要太認真,認真你就輸了。
創造台灣新經濟奇蹟 ~ Copy啦~ Copy啦~
第一輪看下來, 我以為7是第1名,

Mr.帥 wrote:
最近發現一個攝影比賽...(恕刪)

原來大家對中原節的印象只有花車跟辣妹

實際上中原節的精神蕩然無存也

也難怪得獎的都不是節慶的正統照片、而是花車雨天無法載歌載舞的悲情....
這類應該是人文類的拍攝~
之前看過人文類比賽時由評審選照片的方法~
因為可能有幾千幾萬張~他們不可能一張一張看~
於是全部排列在桌子上~用眼睛去掃~淘汰的就移掉~
而評審們有個共同點~就是比較喜歡顏色較鮮艷的~
所以感覺上顏色是先放第一~再來才是看構圖~
要一張一張看構圖要看到什麼時候?
所以那時候才會有一個笑話說~
照片太多評審不知道怎麼選照片~
用電風扇吹阿~
飛不走的就表示顏色比較多~所以會比較重
第四張 第一眼的感覺有點衝擊感

前面三張我是喵一眼就過去

這張我停頓一陣子才繼續往下看


但是又要我說那邊好又說不出
可能就感覺吧!
感覺像是國王的新衣..
就下雨,隨便拍的照片一樣

基隆攝影刊物也有翻過
所以..對比賽是興趣缺缺

拍照~自己覺得好就好,還要給人評分,最後看到前幾名的照片
可能會暈倒吧
http://www.flickr.com/photos/ree33/sets/
應該是不關對焦,或移焦的問題。

事關活動的氛圍。
樓主是基隆人嗎?
可以去文化中心~翻翻歷屆的得獎作品

就不會認真了

~~~
一堆人說第4張多好~說了一大堆文~當了評審
但不知~本身有接觸攝影嗎?
http://www.flickr.com/photos/ree33/sets/
這幾天開始流行"鄉愿"兩個字了, 維基的釋義: 討好他人, 沒有立場, 昧於是非的人。

看來鄉愿還真不少.

比起第一名的, 小弟覺得"新店阿亮"的大作好多了. 除了粉紅外框稍微換一下顏色的話.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