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外閃,快門慢到1/10秒,影像也會清晰?

sniper5k wrote:
他... 有一個字眼用的不太好..

在 http://library.dcview.com/article.php?id=79&p=5 一文中,有這麼一段話 「以筆者過去拍攝經驗來說,若將光圈控制在F5.6,感光度控制在ISO 400,這樣就算快門只有1/10秒,還是可以把影像拍得相對清晰」

他寫錯字眼讓你會錯意了..... ...(恕刪)


衝著這句話及以下的解釋說明,本來該給,但 01 最高分只有五分,所以還欠你 95 分,以後慢慢還。

在此也感謝蓋樓的其它各位大大,凡有建設性的發言均已給分。本來都該給,但 01 最高分只有五分,所以還欠你們 95 分,也是以後慢慢還。

樓主引用的裡面所述的原理,
基本上就是偶這組照片裡面呈現出來的結果,
當影像主體的光主要就是靠閃燈出力,
那塊門很慢的情況下, 依然可以取得相當程度清晰的影像.
就算是偶的手也一邊在晃.
但是如果背景有太亮的部分, 如右邊這張這樣,
主體還是會被背景的光影響.



當然利用這個方法,
還可以玩不同的.

剛回完剛好又想到這張,
在另外一個版面被攝影正義狂猛批的爛照,
剛好又可以拿過來這邊做很明白的舉例,



這張偶應該不用去特別找什麼 exif 出來,
反正稍微懂的人就知道的曝光肯定慢於 1/10s,
那相機是放腳架上,
前景樹是肯定在晃的,
基本上現場光非常微弱,
不是好幾秒的情況, 是會一片黑,
就跟比閃登照不到的遠那區一樣,
在樹完全靠閃登照亮的情況下,
樹根葉都是非常的清晰,
清晰到在另一區被猛批,
就是沒人批說不夠清楚.

這樣樓主該可以意會了吧!

至於這樣的情況前廉還後廉,
完全不重要,
要中廉都可以!
事實上這張是偶設定好曝光時間後,
快門按下去,
在自己案閃登曝光的.
偶叫這 "偶爽廉".
Cudacke Dees wrote:
樓主引用的裡面所述的...(恕刪)


32 那張有重曝嗎?有上腳架嗎?

Cudacke Dees wrote:
剛回完剛好又想到這張...(恕刪)


夜拍曝光漂亮,但恕我直言:構圖很爛。有話直說,請勿生氣。
joshwang wrote:
32 那張有重曝嗎?...夜拍曝光漂亮,但恕我直言:構圖很爛。(恕刪)


「請各位前輩、先進及大大分享一下用外閃時如何在1/10秒還是可以把影像拍得相當清晰的撇步?」

你來問這樣的問題

批評人家來卻半點情面不留
好像自己成了攝影達人
真服了你!

恕我直言
你一個簡單問題都問不好
還評批呢!

dgg wrote:
「請各位前輩、先進及...(恕刪)


所以以後看到這位樓主問的問題就不要回答了,免得熱心回了又被講一句xx很爛之類的評語。
反正樓主只是不懂閃燈,構圖應該是一等一的超級強手,
對於這樣一個強手,不會用閃燈也不是問題,也是有很多知名攝影師是專吃現場光的。
這跟你拍進去多少的現場光及閃光有關(比例問題)
閃光燈是瞬間光源
所以拍的時候閃光燈的光是吃得比較多
那就可以凝結物體的動作
大家消消火 討論---就是希望把東西搞清楚

問題通常不是懂或不懂 而是[搞錯問題][扯到另外的回答]......

問題包含了兩個部分,(但樓主因為應該對閃燈不夠熟悉, 所以以為只有一個變數)
A.人物/前景--絕大部分跟閃燈有關, 小部分跟其他光圈ISO快門有關
B.後景 只跟光圈ISO快門有關

而[模糊]基本上只跟 快門有關(焦距先不管)
....................................................................
[閃燈]傳統上是攝影[技巧]成分 最重的部分.
..參考一下傳統攝影技巧的書籍就知道...一大堆理論算式....

建議樓主或有些回答回問的版友....不妨先把[閃燈]的運用原理再熟悉一些
再來思考才會正中問題,才有清晰的解答

....................................................................
沒時間K書, 反正數位時代, 實際試試做中學也OK
關鍵概念: 閃光燈只能照到近處, 對遠處完全沒有影響
建議一個小技巧, 先關閃燈照背景--把快門光圈ISO記下來, 再用同樣設定開閃燈照人帶景

多想一下就清楚了

......................................................................
而且樓主, 有人回您疑問, 當然是用方便說明的例子...跟構圖並不相關
求知還是一次一個問題 不要都混在一起比較好
難道您會嫌數學課本文字不夠優美嗎
前面講的落落長,我還真有看沒有懂
以前也有人問過我這問題
其實要搞懂其中原理的話就先不要管光圈快門值是多少
單純用數學和物理光學解釋便可以理解了


int 快門=控制進光的閘門

假設在暗房環境裡下

因為閃燈給光 = 快門進光 = 底片感光成像

所以閃爍速度 = 快門速度 = 底片感光成像

故就算今天機子直接開B快門,只要給光的環境條件與速度有控制好

再怎麼動也不會糊(因為你在動時並沒有成像)



而外閃本身就是一個出力極大及快的光源
給光的速度必然不會低於1/1000秒
高級的有些甚至更快
以前玩的閃燈凝結也只是應用此種原理而已
只要環境的雜光可以有效排除
要拍出清晰不模糊的照片其實是非常簡單的事


可惜平時大家出門拍照的時間大多在大太陽下或者是室內
都是處在持續光源的環境下
會讓人有快門才是成像主因的錯覺
其實光線才是攝影的根本,沒光什麼都不用談


以下是我之前用底片玩PikaPika的應用教學
(老底片機沒有後廉前廉的功能)
拍攝條件:光圈縮最小,人腦估焦拉景深,全程B快門

雖然背後的雜光有進去一些,但原理是一樣的


無閃光下,畫的人明明有跑動卻沒有入鏡



這也是沒開閃光,為何有人?
因為手電筒光太強,畫的時候又太靠近人,一樣有反射出光線進入底片裡



先開閃→兩人畫圖(前廉)



畫完→人走進去擺好姿勢→開閃(後廉)


(這張更扯)邊畫邊喬姿勢→站定後開閃

不用攝影角度單純以國中物理光學解釋現象
完全不用記一堆數字,簡單明瞭...
我用50D+1585 在15MM廣角端開IS可以到達1/6"不會晃動~~~~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