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dfish wrote:
馬克蘇兄,您誤會了我...(恕刪)
鏡頭前端不是一個小孔,而是一整個面,
所以不同波長的光線,在鏡片不同的位置以不同角度進入,折射角、折射率會不同
這些必須透過第二片、第三片、第四片、第五片...鏡片來修正,好讓它們抵達感光元件時,盡可能重新還原重疊
修正的是色散、變形失真...等等,
主體與背景的相對大小會因為非100%還原光線而些微失真,但不可能不同焦段鏡頭差很多
因為鏡頭一定會修正變形,且沒進入第一片鏡片的光線,也不會在鏡頭裡面的折射過程中冒出來
望遠的鏡頭,是光學放大特定區域影像後,整個投射到感光元件上,以較大的感光區域來紀錄一個的實體(這跟人眼透過望遠鏡先光學放大一樣,事實上你沒有站比較近)
而廣角的鏡頭,因視角廣,每個東西在感光元件上分配到的面積較小,以較小的感光區域來紀錄一個實體,所以解析度會較低,但這跟透視感無關
而因為 鏡頭與底片的距離 不可能無限制改變
所以一般的望遠鏡頭,最近對焦距離會比較遠
導致無法近距離對焦
所以你離主體太近(像10mm鏡頭那麼近),會對不到焦
但事實上是可以得到中央裁切構圖的,如果你忽略對焦
或許你用微距鏡來實驗,可以對到焦
只是這樣的構圖,失去意義(例如看不出來是個美女),所以在實際應用面上
沒有哪一個焦段是可以完全取代其他焦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