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當拍越多照片,就越容易發現照片所呈現和當初按下快門時的想法並不一樣。
有時是突發狀況,照片突然闖進意外旅客,
比如邊邊出現一隻腳,或著突然有個人跑進來。
當拍攝的時機一過,有時就很難有相同的畫面產生。
因此我開始用裁切的方式
讓自己真正想表達的東西表現出來。
我希望能夠用更嚴謹的態度去面對我所拍攝的成果,
而不單純只是記錄當時的畫面而已。
畢竟裁切本身也是構圖的方法之一。
在數位時代要求不後製,
個人認為是很難的。
常常看到很多人會在照片上加標籤和邊框,
那樣應該也算是後製的一種吧。
畢竟它所呈現的樣貌,已經不是原來在相機看到的了,
給人的感受也絕對不一樣。
一點小小意見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