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wu5724 wrote:
事實上 ISO ,光圈, 快門 真的不須要灰度,不須要亮度, 也不須要 EV 公式! 它是一個有規律的組合. (對我在寫 EV 計算網頁而言是真的如此.)
ISO 100 的產品裏面有我不想知道的灰值與亮度的特性, 我應用它不須要知道灰值與亮度的特性,我只要知道怎樣使用它. (灰值與亮度就是 ISO 100 的規格)
...(恕刪)
這位大大您好,
在這討論串中看懂 Ev 「定義」是由光圈、快門即可決定的網友都應該清楚,
您是將「曝光正確時」的 Ev 值所成立的 APEX(加法曝光系統)等式
Ev = 光圈值 +時間值 = 速度值 +亮度值
作為您的「定義」,但是以數學的說法:
「Ev = 光圈值 + 時間值」是定義 (definition)
而「光圈值 + 時間值 = 速度值 + 亮度值」是定理 (theorem)
「Ev = 光圈值 + 時間值」 真的就只是個定義,覺得它盲目或不盲目都是您的自由,
平常沒有人會因為一個定義被視為盲目的而覺得心裡受傷,科學界裡還有更多「盲目」的定義呢。
大家只是看到您將依據「定理」所推導出來的表格,因為剛好都跟「曝光正確」時的結果都一樣,
就把這個定理當成定義,覺得實在是個很可惜的誤解。
再者,
您說您不想知道輝度與照度的特性,其實是因為它們會無法讓您的公式自圓其說。
決定曝光的「需求面」是要考慮考慮輝度(或照度)的,證據如下:
所有的 Metz 的閃燈手冊都明確寫出它的「測光」基準是以 25% 的反射率為準,
相對於一般測光表以 18% 反射率為基準而決定的測光「需求」,
Metz 自動模式比一般測光需要額外 0.474Ev (在下根據亮度值公式概算) 才被閃燈的測光系統視為正確,
您可以爬文得知眾多 Metz 閃燈使用者的測試文裡頭都有共同的說法:
Metz 自動閃燈模式會打得比較白,所以閃光補償要減 1/3 ~ 2/3 Ev 會比較剛好。
clwu5724 wrote:
...在那古老的時代 EV 不考慮 ISO, 只是一個盲目的式子.
後來因為有 ISO 100 的產品問世, 才讓 EV 公式得到驗證.
因為 EV 公式, 因為 ISO 100 的產品, 所以兩個劃上等號!...(恕刪)
在那古老的時代, 相對論 E=MC^2 不考慮核分裂, 只是一個盲目的式子.
後來因為有 原子彈 問世, 才讓 E=MC^2 公式得到驗證.
因為 E=MC^2 公式, 因為 原子彈, 所以兩個劃上等號!
請問是這樣的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