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個禮拜小弟在下玩了玩PDA上的 Depth Of Field Caculator
一直在想怎麼鏡頭相同可是算出來的值有一點點不同 到底是為什麼

其實加入模糊圓的概念應該是可以很理解的
我的概念如下
當物體不在焦平面上時 其實在感光元件上 都會變成一個圓形(or光圈的形狀)
如果這個圓形夠小 小於pixels的間隔
這樣就會只影響到一個pixel
因此放成1:1的狀況下他是準焦的 也可以說他在景深內
endif XD
縮光圈的話是讓焦平面外的模糊圓更小 因此讓更多Z方向物體所呈現的模糊圓能夠小於pixels的間距
---- 以上跟這本樓似乎沒關係 ----
所以說如果感光元件的pixels間隔變大 可以接受的模糊圓就變大了 因此景深會變大
不過我覺得這個問題似乎有點詭異 跟數位的有點沒關
1. 5X7 16X20
我可以把5X7用放大鏡看嗎? 我可以把16X20拿很遠看嗎?
2. 底片的所呈現的連續性也會有個極限
如果我是用顆粒很大的ASA 3200哩 (舉個例而已

5X7是有顆粒感 16X20是顆粒感很大XD
這個題目可能出的有點不嚴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