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onsc wrote:
可以對自己的作品多一...(恕刪)
版主,你的想法我認同。
小弟我也搞不懂調飽和度、對比、銳利及亮度算不算後製?
曾經有位攝影老師是對我說以上那四樣只是為了讓照片更接近「正片」,不算後製。
很多比較專業的攝影比賽,也都容許這四個可以調動的。
至於裁切,小弟我認為能不裁切就不裁切。這是在訓練自己的攝影眼。
所謂「我見即我拍」。
如果裁來裁去,根本無法扎根練起,也休想會有攝影眼或構圖。
反正看電腦,靠軟體再開始構圖好了。
至於、調色、紅綠燈曲線等等,我就認為那是後製了。
基本上原汁原味,不應該動到它。就連調飽和,是為了彌補和眼睛看到的不同。
當然拍人像、婚攝等等,需要賺錢的。自然連皮都要磨。為五斗米總要折腰嘛!這自然不能為難人家。
至於合成,除非已經表明或是商攝之類的。要不大概普遍攝影人都非常排斥這東西。
HDR也似乎開始流行,這是另一區塊了。
依小弟而言:
拍親友旅行照,如果當時拍的暗些,會調亮些。
拍攝風景,如果照片與當時狀況不符,我會試著調飽和、銳利、對比,試著還原當時景象。
偶爾想用魔術光影手加框和加字。其他我不會動到。
對了PS,偶爾我會進去。主要是加字或是去汙工具(去掉入塵點)。再來也不會用了。
至於裁切,原則上我都不動它。因為我就是要練構圖和培養攝影眼。但有時真的心癢癢的想動。例如:大稻埕碼頭拍夕陽,好的位置就哪幾個,一早就被人卡死。自己知道美中不足之處,拍下來真的很想裁切哩。最後我忍住了。
最右邊想只留那兩艘船而已,昨邊不想拍到橫的(堤防?)沒法子,拍攝右邊站了一個不通人情大叔。明明兩個站石相隔這麼大空間距離,她就不准人家過去,說啥他會拍到我們窯黑卡。真是OOX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