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右下角裝置作品前草地上,有一塊方形小石塊,個人判斷那是一塊作品說明(沒去過,希望沒有誤判)。它小小一塊會擺在那裏,又正面幾乎朝向天空,可見是允許人們接近那些作品參觀,否則如果不許訪客踏上草地,那塊說明板的擺置就毫無意義。
高雄市改制前有140萬人口,變成五都之後就更多了,因為這10個人攀爬戶外裝置藝術的不當行為,140萬人全被罵進去;台灣有2400萬人口,因為這10個人,全被說成沒水準。
到底是這10個人的行為,正是高雄或台灣整體人民道德水平寫照?還是某些網友慣常用"以偏概全"的語氣說話?這由大家自己去判斷。
看見別人有失德行為,會產生"羞與為伍"的心理是正常反應。但人一生的生活層面非常複雜,我雖然對黃色小鴨一點興趣也沒有,更不會為了拍照去攀爬那些公共藝術裝置,但我不敢罵人說「高雄人沒水準、台灣人不奇怪」這類的話。因為換個場景,例如高速公路上,我很可能一時閃神變換車道不當,變成別人眼裡「沒水準台灣人」的主角,被行車紀錄器拍下PO網而成眾矢之的;也可能我帶著小孩去公園玩,小孩一時尿急來不及上廁所,就在花圃裡施肥起來,又正好成為某人錄影帶裡的「台灣人當父母都這麼沒水準嗎?」的箭靶...諸如此類,我不敢保證自己一生永無瑕疵。
我自認平時常常提醒自己儘量自律,但我非完人,想到自己平日裡也偶有失德之處,實在不敢一副妄自尊大、看到別人稍有道德瑕疵就大辣辣說起"所有的人都沒水準"這類的話,因為我知道,這樣說不會讓自己變得高尚。個人生平許多行為是否有值得檢討之處,自己捫心自問一清二楚,不是僥倖沒被拍到、或躲在匿名網路裡自吹自擂就完美無缺了。
我不是想為那10人辯護開脫,請別誤會,那樣做確實不當。只是覺得,每每看到這類"道德照片",我都當成自己品德成長的提醒,如藉此機會把不相關的人通通罵進去,那這批評本身,也是另一類的道德瑕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