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rossk wrote:
若真的是一個公式
就不用定義那麼多if了
原本Ev和EV的公式可以做到一條算到底
所以他才是公式
...(恕刪)


您真的有用心看!

確實有一個公式就可以一條解決,不過我無法完成我要的結果. (寫程式的功力還不夠)

$ev = round(6.66 + 2.8924 * log($aperture) + 1.4462 * log( $shutter) - 1.4662 * log($iso)).EV ;

那個程式只是查表,沒用到公式.
diffusionless wrote:
簡單講大大問題是把ev想像換錢一樣,iso相當金錢匯率!

實際上F2.8=多少ev,1S=多少ev,這裡面才是匯率

如3元台幣(光圈)+4元日幣(快門)=多少美美金,就必須把台幣和日幣先轉換成美金在相加!

iso相當是黃金價格,也就是今天您已經是要買黃金(拍照),當黃金漲價就會需要亙多錢來買(不同iso有不同光圈和快門組)。

1.簡單講你現在有美金(ev),就是把你的台幣和日幣轉換成美金加起來就是有多少美金!

2.但以iso=100,就已經是你買下黃金(拍照),當黃金價格多少你需要多少美金來買?

兩者差異只在於,一個是評估你有少美金,二是要買黃金,用黃金價格來評估你需要多少美金?
...(恕刪)


您這樣說不變成 [網路上那張曝光表也是錯誤,也誤導使用者.].

我那個程式碼是這樣處理的沒錯.
EV值跟EV的調整值
會不會搞在一起談呀!


dgg wrote:
EV值跟EV的調整值...(恕刪)


最後看個笑話,不回應啦! 很累呢!

光圈小一點, 照片暗一點, 光圈大一點, 照片亮一點.
快門慢一點, 照片亮一點, 快門快一點, 照片暗一點.
ISO小一點,照片暗一點,ISO大一點, 照片亮一點.
光圈是在鏡頭, 快門是在機身上,所以光圈是光圈,快門是快門,兩者不能混為一談.
那個鏡間快門也一樣,光圈是光圈,快門是快門,兩者不能混為一談.
ISO呀,又是 ISO? 也是不能與光圈快門混為一談.
它們都有各自不同的構造.

那拍照該怎麼拍?
光圈小一點,快門快一點,ISO高一點!

EV 是什麼?
EV 只有光圈與快門組合,光有 EV 沒有 ISO 能幹什麼? 可以用 ISO 100 的規格去配合 EV 組合!
不是說沒有 ISO 嗎? 反正就是可以用 ISO 100 的規格去配合 EV 組合就對啦!
不然沒有 ISO 這個供給面, EV 能幹嗎?

那 ISO 是什麼?
ISO可以是正片,ISO可以是負片,ISO可以是CCD,ISO可以是 CMOS.
那 ISO 是這些東西呀! 那麼 EV 才是亮度罷? 怎麼變成光圈快門組合呢?
恩! 很有道理, EV 應該是亮度.
那又有很多人說我腦筋 [派代] !
也沒辦法呀,我們不是專家,將快門光圈都說成感度或亮度也都可以呀,不是嗎!
是呀! 同樣可以亮一點,也可以暗一點.

什麼是供給面?
那些各自為政的獨立元件光圈,快門,ISO.

什麼是須求面?
將那些各自為政的獨立元件光圈,快門,ISO統合起來就是須求面.




$ev = round(6.66 + 2.8924 * log($aperture) + 1.4462 * log( $shutter) - 1.4662 * log($iso)).EV ;

這個是用Av+Tv=Sv+Bv
=>Bv=Av+Tv-Sv,是表達在一個場景下的亮度值嗎?

Av Tv都是進光量因素,ISO是底片或感光元件吸收因素,輝度(亮度值)是環境光因素。

問題在哪?
數學上沒錯,但觀念上是什麼?



攝影書籍常會用水流觀念表示,
光圈相當水流量,快門相當水流時間,曝光值就是流出總水量!

今天你用ISO加進來時候,就是已經是談在水管下用水桶奘填(進入拍照程序),當剛好滿一水桶,就是正確曝光,滿出來就是過曝。

也就是根據水桶來調整水流量和時間,讓桶子剛好一桶滿(正確曝光),這時候假如同桶子面積不變(亮度值),依不同桶子高低(ISO),來調整獲得不同水流量和時間。

這兩個都是可以獲得流出水量,一個是單純定義流出水量,那另一個是進入把水裝進桶子哩,來反推所需要調整流出水量。
不管有沒有水桶,或水桶大小如何變化,那原本水流出量是不變。
但你今天是以水桶的高低來看,水滿或未滿,或者其他間參數看對水桶滿的程度影響,已經不是水流出量,只是未滿足水桶觀察到現象。
那已經是個系統操控,已經不是單純表達水流出量。








現在最大問題是沒辦法分辨定義和定理基本差別。

也就是一直徘迴在定理,也就是會一直注意哪些改變會對照片造成影響!

EV並不是要拿來跟你說,在什麼狀況下會獲得怎樣照片!

EV只是跟你講,這樣光圈和快門組合其光線能力是等於怎樣數值,他不管會不會過曝,沒有底片或什麼,那只是光線能力狀況。


也就是只要你是F1+1s就是等於0EV,代表這時如果光線進來的樣子 (很微光裝況)
就算對焦能力範圍也可是用ev表示,都只是代表光線狀況。

而iso和亮度值只是代表曝光之後的呈現,當你調高ISO,呈現光量程度會變化,代表呈現光線呈現狀況。







我想,只有一個說法是比較接近EV的真義

各位說,那一個呢?
總不會二個都對吧!
clwu5724 大大:

想請教個問題

我們的ev是經過取對數而形成簡單加法,原本是乘法表示進光量大小!

但您在後面減上一個對數(ISO),其實是除以ISO,那這樣出來是什麼單位或意思?

對數只是改變數值呈現並未改變其原本意義!

數位化後真的害人不淺
很多人搞不清楚ISO代表的意義
當初設定ISO
是因為底片有不同的感光度
如果沒有依照底片的感光度來拍照
是不會得到正常的曝光的

會了方便攝影者去在不同感光度的底片中去換算
以便得正常的曝光
所以C大才會在後面加減一個ISO的對數

現在的感光元件曝光範園廣泛
可以從ISO50一值調整到25600
相機為了得到理想的快們速度
才改變ISO值
因為她的曝光範圍廣
只要在範圍內都可以得到正常曝光
所以才會有調整ISO以改變快門速度或是光量這樣的方式
diffusionless wrote:
clwu5724 大...(恕刪)


說不回應,但又回應,好像沒原則了!

http://www.clwu.idv.tw/~clwu/evtest.php?iso=50&aperture=90&shutter=500

以上等於 iso 500, aperture=90, shutter=500 等於 23 EV

http://www.clwu.idv.tw/~clwu/evtest.php?iso=256000&aperture=90&shutter=500

以上等於 iso 25600, aperture=90, shutter=500 等於 11 EV

http://www.clwu.idv.tw/~clwu/evtest.php?iso=30&aperture=90&shutter=500

以上等於 iso 30, aperture=90, shutter=500 等於 24 EV

http://www.clwu.idv.tw/~clwu/evtest.php?iso=160&aperture=90&shutter=500

以上等於 iso 160, aperture=90, shutter=500 等於 21 EV

這些都是用 $ev = round(6.66 + 2.8924 * log($aperture) + 1.4462 * log( $shutter) - 1.4662 * log($iso)).EV ; 這個式子算的,您可以依聯結參數修改,計算看對不對. 上面 ISO 30 與 ISO 160 就不是那堆 IF 式子的計算選項,您也可以改變任意速度,改變任意光圈(任意 = 只要您喜歡,沒有不可以算的),任何您想試,或真的您想用的組合,然後看看這些計算後的 EV 值是否正確? 而公式就是 $ev = round(6.66 + 2.8924 * log($aperture) + 1.4462 * log( $shutter) - 1.4662 * log($iso)).EV ; 為什麼這樣? 我也不知道 ?!

我今天下午試了一下,應該這個式子可以算出正確的值. 我沒認真試,我只隨便試幾個組合,也請您試試,您好像對這個式子有興趣, 有錯誤時請您告訴我.

只要式子能算出正確值,就是我要的結果,其它對我來說都不重要. 然後您想想用這個式子去寫出我原來的 EV 計算網頁,是哪個方法簡單易寫呢? 用這式子在產生那張曝光組合表就得多寫很多程式碼......

忘了問: 您也可以給我您的式子,我也可以試試. 但我不是要那些拆開的供給面式子.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