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聯繫

近年由於數位化普及與相機成本大幅降低,
攝影變成全民運動, 不論手機、DC與單眼,
人人皆成為了攝影師, 而攝物則涵蓋五花八種,
記錄生命中的景物、人像等內容.

且在網路相簿與部落格的催化下,
這些照片有了觀眾,
甚至有了生命,
開始被討論, 開始有了互動與交流.

而在交流的過程中, 產生人與人之間的連結,
透過一張張照片中內涵的意義, 讓彼此瞭解.


2. 內涵

從相同景物, 不同拍攝的手法與構圖中,
進而可推擬出每個人的個性與看法.

而雖然攝影有書本可以學習,
但攝影大半來自於天生,
也就是與天具來對於色彩、曲線、質感、光線精準的判斷,
而且隨著當天身體狀況的好壞,
觀察與感受, 呈現出不同的作品.

如同音樂家一般, 攝影也會隨著情緒而起伏,
有感受的情景, 隨便拍都會很美,
快門, 也會在不自覺中釋放…


3. 執著

攝影, 其實是很嚴肅的事,
有人為了風景可以不睡覺, 不怕風寒,
或同一景點可以連去好幾天,
只為了那最美好的色溫與雲彩.

相同的人像拍攝也是如此,
哪怕只是一點點角度的錯誤, 或是肢體不合諧,
對攝影者來說都是忌諱.
而這也是攝影的認真與執著.


4. 專注

有人說攝影是件快樂的事,
這點我同意,
但那是在按下快門之後,

在按快門之前, 如同打靶一般,
必須專注的看著觀景窗,
確認無誤後, 才會按下快門.

尤其在人像拍攝時, 更需專注力,
畢竟神韻是瞬間的, 一失去就很難找回.
故拍攝中最怕干擾或中斷,

因此如果被攝者不專心, 或準備不足,
將會影響攝影師, 而導致作品失敗.


續篇待續...
文章關鍵字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