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趁著上週日的水攝課程的照片,來一場小水攝入門版的DC與進階版的DSLR水下分享:
水攝新手使用SONY P150主機下水,其他2T的MACRO & 16 mm Fissheye及S & S AUTO 90則在家待命。

SONY P150加內閃及SONY原廠40M防水盒。

D200就出動105的微距組,35-80mm標準焦段及10.5mm魚眼也是在家休息。

SEA & SEA的DX200防水盒及Micro 210mm + SB800組。

今日的海況不錯。(攝於龍洞灣)

還沒吃早餐的人可以叫外送服務。

~~~~~~~~~~~~~~~~~~~~~~~~~~~~~~~~~~~~~~~~~~~~~~~~~~~~~~~~~~~~
先水面熱身同時進行今日水下環境及水攝器材使用介紹及水攝初體驗的討論,海膽先頂先。

~~~~~~~~~~~~~~~~~~~~~~~~~~~~~~~~~~~~~~~~~~~~~~~~~~~~~~~~~~~~
正式的第一次下水
一下水的四米處,就是P150表現的好機會,自然光下完全不用內閃,D200則在一旁說:這不是我的菜

紅色的馬尾藻(石花菜)P150來一張DC內建的小花微距,D200則在一旁休息看P150的MACRO表現。

大物來了!不是只是二隻象魚,也就是臭肚。DC P150的變焦功能在此時完全發揮出來,近景的馬尾澡遠端的臭肚全部都拍攝下來,D200就只能在一旁欣賞。

P150再來一張水下四米的象魚,就是菜市場的臭肚,D200還是說:這也不是我的菜。

乳頭海葵(心想完全沒看到一隻小丑魚),一樣還是P150先上,D200一旁等待中。這時已開始退潮中!



接下來P150想要試小花微距的表現,但無奈的DC的延遲快門特性及退潮時的懸浮粒子增加下,照出的圖片讓水攝新手無法接受,光斑太多

中間換D200+210mm micro出擊。

P150還是繼續嘗試,在近一點拍攝就會因突出的防水盒突出的鏡頭部份造成打光不均的現象。
出水、水面休息及更換氣瓶。
~~~~~~~~~~~~~~~~~~~~~~~~~~~~~~~~~~~~~~~~~~~~~~~~~~~~~~~~~~~~
第三次下水,最大潛水深度15M,在微弱的自然光下就只能靠DC的內閃,但功效有限

愛笑的小魚。P150內建的小花微距及DC慢快門已無法對付快速移動的小魚,P150只能另尋目標。

再靠近一點!

倒爬的地圖海蛞蝓(海 牛)。

P150加內散的中景來了!照片中有甚麼呢????幾隻海蛞蝓(海牛) 呢?

海水中的舞者~西班牙 舞孃(海蛞蝓、海牛) 幼稚園等級。

海蛞蝓。

海蛞蝓的蛋。

它是老饕的菜,但這表 情是在訴說甚麼呢

P150在前方中間發現橘色角突尾海蛞蝓 (海牛)。

在發現角突尾海牛的同 時,D200在右下方 發現一隻倒遊的獅子魚 。

東北角海域最常看到的 海蛞蝓。

終於輪到今日的主角" 角突尾海蛞蝓(海牛) 。角突尾海牛(海蛞蝓) 終於找到草了、開玩笑 !它是百分百的肉食者 。

像不像海牛在吃草。

再度回到很多乳頭海葵的地方,依舊甚麼都沒有。

為什麼大家都變長?

總結時的裝備清洗,在海邊只能洗洗表面而已,回家後還要泡水再洗一次。

新的防寒衣,也好SAS就留著潛旅穿,S&S的平常穿。

水攝器材泡水三十分鐘,讓在按鈕深處的海水結晶體溶解,以防海水結晶後造成按鈕故障。

後計:
P150在家中的浴室已隱藏多年,今年一定要讓它常常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