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各位先進
因為平常使用SB800時習慣用M模式
最近要拍婚禮
想說使用 TTL的方式會比較快速
但小弟突然有個疑問
相機在光圈先決時搭配任何一種測光方式
好像不管有沒有開啟閃燈
都不會影響我測出來的曝光值
比方說我的相機開啟光圈優先模式 不開閃燈時測出來的曝光值是F4.5 1/30S
但當我把閃燈開啟後曝光值一樣是F4.5 1/30秒
快門一按相片就過曝了
但我在使用SONY阿法的系統時
如果我在不開閃燈時測光的結果是F4.5 1/30S
在我開啟閃燈後(一樣是TTL模式)測光結果會變成F4.5 1/100S
快門速度明顯的變快
請問一下NIKON跟SNOY系統在開啟閃燈和未開時所造成的差別
是不是因為兩家廠商本身測光設計上的差異
或是中間我有什麼環節沒搞清楚
如果是設計上的差異
那NIKON的TTL似乎只能在使用相機M模式時才有確時發揮TTL的效果
(不知道這樣解釋對不對)
事實上我在使用SB800時如果用TTL加上光圈先決
非常容易拍出過曝的相片
只能靠-ev來控制
原因就在於
F4.5 1/30秒的測光值對相機來說已經是正確的曝光值了
但是開啟閃燈後
曝光值並未改變下再加上閃燈即使在最低出力的狀況下出力
想當然會出現過曝的問題
我的疑問是我該怎麼正確的運用TTL的特性才對呢
jamwcl0320 wrote:
相機在光圈先決時搭配任何一種測光方式
好像不管有沒有開啟閃燈
都不會影響我測出來的曝光值
比方說我的相機開啟光圈優先模式 不開閃燈時測出來的曝光值是F4.5 1/30S
但當我把閃燈開啟後曝光值一樣是F4.5 1/30秒
快門一按相片就過曝了
你的問題有一點大。我先回答第一部分好了。
1. 你最大的盲點應該是
(1) 閃光燈曝光和現場光曝光是要相加的,也因為這樣,
(2) 閃光燈測光和現場光測光是分開進行的。兩者互不影響。Nikon i-TTL 的 TTL/BL 情況除外,不過此處為簡單化問題,暫不考慮特例。
2. 雖然不知道你的 ISO 多少,不過 f/4.5,1/30s 現場光應該不算很暗了。剛才小試了一下,在普通日光燈照明的辦公室內,ISO 200 情況下,f/4.5,1/40s。
3. 當你不開閃光燈,用光圈先決測出 f/4.5, 1/30s,這表示使用這個光圈快門組合已經可以將畫面正確曝光。正確曝光的定義就先不要管,這和曝光模式有關,也就是 matrix, center-weighted, spot 有關。
4. 這時候你裝上閃光燈,並打開閃光燈,就像我上面說的,現場光測光是不管閃光燈的,所以你還是測到 f/4.5,1/30s。在還沒算上閃光燈貢獻的曝光之前,光是光圈快門組合,你就已經達到正確的曝光了。這時候再加上閃光燈的光,結果一定是過曝。因為閃光燈在 TTL 情況下會盡量將畫面正確曝光。兩個 "正確曝光" 的結果就是過曝。
5. 那你又會問
jamwcl0320 wrote:
但我在使用SONY阿法的系統時
如果我在不開閃燈時測光的結果是F4.5 1/30S
在我開啟閃燈後(一樣是TTL模式)測光結果會變成F4.5 1/100S
快門速度明顯的變快
Sony 的 DSLR 我沒用過,不過 Nikon 的 DSLR 應該都有一個 Custom setting, 用來選擇 "使用閃光燈情況下可允許的最慢快門速度"。例如在 D700 是 custom setting "e2"。你可以在 1/60s (內定值) 到 30s 之中選一個來設定。我懷疑你可能把你 Nikon 相機上這個設定改成 1/30s,或是你選擇了 slow sync/rear sync 模式。而 Sony 相機上可能採用比較快的設定,例如 1/100s。
到底這個設定是做啥用的?你如果仔細看說明書,他是這樣寫的: "this option determines the slowest shutter speed when using front-curtain sync in programmed auto or aperture-priority auto exposure modes"。也就是說,在 "P" 或是 "A" 曝光模式下使用閃光燈,相機通常不會選用非常慢的快門速度。最慢的下限就是這一個選項所設定的速度。
(1) 為什麼要需要選用慢的快門?因為使用閃光燈表示現場光不足,現場光不足表示快門速度必須很慢才能達到正確曝光
(2) 為什麼相機不讓你選用很慢的快門速度?因為你打開了閃光燈。相機製造商假設你打開閃光燈之後,全部 (或至少大部分) 的曝光將會來自閃光燈。如果此時快門速度沒有下限,就有可能發生你最開頭講的那種情形,也就是現場光加上閃光燈造成過度曝光。而且,因為手震,慢速快門會把背景拍出鬼影。相機廠商假設使用 "P" 或是 "A" 曝光模式的人都不想看到上述這些情形。所以 Nikon 把這個快門速度的下限設為 1/60s。他覺得再慢下去,前景就有可能過曝,背景就有可能拍出鬼影了。
(3) 至於使用 "M" 或是 "S" 模式,由於使用者全權控制快門速度,(2) 提到的問題都不存在。你自己負全責。
好,回到最初的問題。假設 Sony 把閃光燈加入情況下快門設為 1/100s。而 Nikon 設為 1/30s。兩者約差了 1.66 EV。也就是 Sony 少吃了 1.66 EV 的現場光,和 Nikon 來比。這樣一來,加上閃光燈正常出力,自然 Sony 比較不容易過曝。
jamwcl0320 wrote:
那NIKON的TTL似乎只能在使用相機M模式時才有確時發揮TTL的效果
答案是不可能。不論 ASMP,TTL 都可以工作。
jamwcl0320 wrote:
F4.5 1/30秒的測光值對相機來說已經是正確的曝光值了
但是開啟閃燈後
曝光值並未改變下再加上閃燈即使在最低出力的狀況下出力
想當然會出現過曝的問題
我的疑問是我該怎麼正確的運用TTL的特性才對呢
如果你完全沒改過相機設定,而且使用光圈先決或程式曝光模式,該發生的事是:
(1) 沒閃光燈時如果是 f/4.5,1/30s
(2) 打開閃光燈之後,快門會自動降為 1/60s。也就是現場光比之前少了 1.0 EV。
(3) 快門按下之後,TTL 閃光燈開始測光,自動負責把前景曝光到正確亮度。但注意快門仍然會打開 1/60s。這時侯進入快門的光線會來自前景和背景。到底會不會過曝,要看現場光線分布。不過至少比起 1/30s 的快門來說,是比較不會過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