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轉眼從拿起相機至今已經有5年的時間了,回想當初只是為了DLSR能拍出更高畫質的圖片就貿然出手一台400D,至今我在使用400D拍照.
初次使用DLSR的感覺是怎麼單眼相機都那麼別扭難用,而且拍出來的畫質有時候和DC沒什麼區別,這不是違背我入DLSR的初衷嗎.
期間我亦在網絡上看到不少漂亮的作品,看到別人使用某相機加某鏡頭照出動人的照片,我也開始羨慕以致後來也曾一度燒了幾只L鏡,其中不乏24-105L/70-200 F4L IS,用了好鏡頭固然色彩是好,當卻拍不出那種可以令自己滿意另別人感動的照片,幸好這些時間都還堅持拍攝,起初我也和一般人一樣,參加普通的外拍活動,每次都拍到一大堆圖片,能選出來的卻只有聊聊幾張,這個時期我想應該持續了很長,後來我不停地問自己究竟我想拍什麼,為什麼拍難道永遠用單眼機都只能照出如此一般的照片嗎,當然我不甘心,唯一出路就是用心去學習,用心去實踐放才對得起自己的付出.於是平時我身邊總是有事無視帶著攝影書籍,從相機說明書看到各種各種的教學書,再到網上的各大攝影俱樂部社區,平時每次活動更加用心了,就這樣我付出了更多後才有了收獲,雖說現在還不能說到很高手的水平,當起碼照片敢拿得出來看.
回過頭來,我也相對剛入門或者入門後仍然感到迷茫的朋友說,攝影不同於拍照,攝影是一直藝術,所以大家千萬不要誤入歧途以為光是好的器材就能拍出好照片,好器材是拍好照片的非充份必要條件,那什麼是充分必要的?首先你得懂得相機和攝影的基本內容,其次你要從分了解器材的性能,能充分發揮出器材的極限性能,再加上敏捷的思維和強大的創作力,有這些做基礎就可以拍出好照片.能力不是與生俱來就有,而是要在實際中不斷積累完善,要練好這些能力可真得花點心思.
我對器材和拍攝的看法,器材真得很重要,誰到知道L頭的紅色圈圈好,誰都知道5D2好.鏡頭很重要,他決定了你拍攝的題材,某些題材你沒對口的鏡頭還真不能拍,相機則不會有這樣的限制,即使400D拍體育還是能抓到好的圖片,如果有$所有好鏡頭我都會入,但很顯然目前對我來說不可能,我得有選擇.
C家的鏡頭與實用性能(我是用C家的)
如果你不在乎錢,請入手所有價格最高的L鏡就是啦.
我選C家無非就是為了色彩,尤其是人像的發色特別漂亮,鏡頭群豐富.
實際挑選原則
1:變焦鏡頭一律選光圈不會隨焦距變的恆定頭;
2:定焦頭選非必須,但最好有;
3:盡量買帶L的鏡頭或你心目中的那個頭,買L不是為了炫耀而是實際使用時我可以放心很多,一次到位節約投資
變焦選擇:
廣角鏡強調景深,我選17-40L F4,性價比最強大超廣變帶L. 長焦我選70-200 F2.8L或者帶IS的2代,70-200 F4L IS我曾經擁有,性能很好,唯獨是虛化能力和鏡頭速度不夠快,每次碰上拍暗的舞台燈光快門就低於1/200秒,IS只能防止抖動,但不能給你提升快門速度和虛化背景,所以2.8或者2.8帶IS的才是我的選擇.中焦段鏡頭,我基本上不使用,我非FF機器所以不喜歡現有佳能的24-70及24-105在APSC上的視覺.
定焦鏡頭選擇原則
1:輕便易用,無需最那些1.0 1.2的超大光圈;
2:帶USM的內對焦設計的.
我只推薦6只常用鏡頭,1 EF 100 F2.8 Marco 帶L或非L都可以,原因既可拍人亦可拍微距價格適中銳利無比,2 EF 135 2L 佳能最銳利的鏡頭之一,體積小巧價格亦便宜,拍攝遠距離物體時加上X2的轉換器就有300MM的焦距(非FF可先不考慮),3 EF 50 1.4 非L,比1.2使用而且便宜輕便,4 EF 24 L II廣角人像帶景時可虛化背景,同樣適合在很暗的酒吧餐廳中使用,5 EF 35 L 銳利的經典鏡頭.
搭配上應該先考慮變焦,在有變焦的基礎上再添補定焦鏡.
有好的器材後,還要了解鏡頭的特性,尤其是變焦鏡的廣角變形特性,很多朋友拍人像時不懂得操控廣角往往把人拍成"大頭狗",合適的變形則會令人更好看.
最後還要花大量的時間學習數碼照片的後期制作處理技術,數碼時代後期處理都是必須的,好的後期能將普通的照片變成更好的作品,懂得後期制作也可以超脫於原創鏡頭的色彩,行走在自由的角度,那時候你想要什麼色調就有什麼色調.
講了一堆,還是實際上些作品分享一下,日後我會定期更新帖子作為自己心得和作品分享的延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