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這樣的,我家裡翻出我老爸以前的舊相機 AE-1
最近換了電池結果發現無論我怎麼調快門跟光圈
測光表指針依舊降到最底下= =(即使快門2秒對著電燈測光也是...)
於是萌生一個想法,能不能用數位相機的測光來設定
不過基於感光元件不一樣(大小),會不會因為這樣設定錯誤導致拍攝失敗呢??
有沒有大大能提供點意見呢??
數位相機是Canon 95IS
另外...農曆七月外拍有沒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黑羽一徹 wrote:
先用數位相機測光,然後在照測光得到的快門、光圈值調整...
恩...數位相機的光圈跟快門都剛好在這台相機上沒有的範圍= =
(有時兩項符合、有時候一項、有時候都沒有...)
購買測光表是個方法,但也是萬把塊的開銷,若沒有打算長久使用,其實挺划不來的。
但用DC測光方面,看來您的方法不太正確。
個人建議方式如下:
1. AE-1應該只有快門優先,所以先將您的DC撥到快門優先模式,再將ISO值設定成您裝入AE-1的底片ISO值。
2. 將DC的快門設定與AE-1一致後,以DC進行測光,看看測出來的光圈值是否合乎AE-1上的鏡頭規格。比方說測出來的光圈值是F3.2,若鏡頭上的光圈最大值為F2.8,下一級為F4,則可試看看中間是否有分三小段可調整,若有則調到F2.8的下一檔位(無標示數字),應該就是F3.2。
若是沒有分段的話可以自行決定要Under 1/3格(選F2.8)或是Over 2/3格(選F4),選定鏡頭光圈後即可拍攝。依一般建議值,正片Under負片則選Over,因為正片寬容度約為正負一格;負片則是Over約2~3格,Under約1格。但因為DC的測光數值不盡然準確(測光模式選擇、構圖中亮部暗部比例等),所以最後還是要攝影者本人決定。
3. 若是測出來的光圈與鏡頭規格不合,則修改AE-1及DC上的快門值,使其合於鏡頭規格。比方說以1/500秒快門時測出來的光圈是F1.4,但鏡頭最大光圈只有F1.8,則修改AE-1及DC的快門值到1/250秒甚至更長。
其實記住一個重點,相機的曝光值是由ISO控制光的需求量,光圈及快門控制光的供給量,這三個變數一次只變動一項,就可以快速量出目前場景的適當曝光值。像是以前小學自然科學實驗,都會要求實驗變因控制在一項,才能準確了解變因與結果的關係。
至於變動那一項,通常是要挑選機身可以控制的項目。以Canon AE-1或是Nikon FM-2這兩台相機來看,就會是找快門值,因為機身僅能提供快門先決的控制。
非必取而不出眾,非全勝而不交兵,緣是萬舉萬當,一戰而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