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片機測光壞了,可以用小DC的測光設定嗎??

是這樣的,我家裡翻出我老爸以前的舊相機 AE-1

最近換了電池結果發現無論我怎麼調快門跟光圈

測光表指針依舊降到最底下= =(即使快門2秒對著電燈測光也是...)

於是萌生一個想法,能不能用數位相機的測光來設定

不過基於感光元件不一樣(大小),會不會因為這樣設定錯誤導致拍攝失敗呢??

有沒有大大能提供點意見呢??

數位相機是Canon 95IS


另外...農曆七月外拍有沒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原則上可以
用DC測光時,ISO值設定要和底片的ISO值一樣

可以先試拍一捲正片看看,對著各種不同的亮度場景照著DC的測光值拍,
沖洗後就可知道需不需要調整加減曝光

如果都只拍負片的話,就不用如此麻煩試驗了,
負片寬容度較高
絕對可以。

測光時,iso要調到跟底片一樣會比較好。
用dc測光要開機對點,或者你找個「測光表」來用比較好。
有些時候,測光表比較好用。
感謝上面兩位大大的回覆

我會盡力試看看的!!

目前買了一捲富士100的底片給這塵封已久的相機伸伸懶腰(?!)

明天就是試機的日子了(雖然明天是第一天開門...)

在這個敏感的時間拍攝有沒有什麼該注意的?(免得拍到....)
我的120老摺疊相機本身沒有測光功能

就都是用數位先測光拍到滿意的曝光值,再換算成裡面底片RVP50的感光度

這方法絕對是可行的,除非你的相機快門失準

那就不在這討論範圍內了
測光部分今天趁著假日休息的時候外出試拍了(FUJICOLOR 100)

先用數位相機測光,然後在照測光得到的快門、光圈值調整...

恩...數位相機的光圈跟快門都剛好在這台相機上沒有的範圍= =
(有時兩項符合、有時候一項、有時候都沒有...)

F8 1/350 (AE-1哪來的350?!250來就500阿...總不會是要我轉到中間吧?!?!)


總而言之 測光的方式也已經試完了,不過底片還沒有洗...

另一個問題就是裂像對焦屏,即使已經調到無限(倒8)了,依舊沒辦法使裂屏影像貼齊...

結論...已經不期待這捲底片能洗出怎樣的好照片了=.=
去買「測光表」吧!

你的DC讀出的數值要換算,這樣太麻煩了。
買測光表是比較可行的方式。

黑羽一徹 wrote:
先用數位相機測光,然後在照測光得到的快門、光圈值調整...

恩...數位相機的光圈跟快門都剛好在這台相機上沒有的範圍= =
(有時兩項符合、有時候一項、有時候都沒有...)

購買測光表是個方法,但也是萬把塊的開銷,若沒有打算長久使用,其實挺划不來的。
但用DC測光方面,看來您的方法不太正確。

個人建議方式如下:
1. AE-1應該只有快門優先,所以先將您的DC撥到快門優先模式,再將ISO值設定成您裝入AE-1的底片ISO值。
2. 將DC的快門設定與AE-1一致後,以DC進行測光,看看測出來的光圈值是否合乎AE-1上的鏡頭規格。比方說測出來的光圈值是F3.2,若鏡頭上的光圈最大值為F2.8,下一級為F4,則可試看看中間是否有分三小段可調整,若有則調到F2.8的下一檔位(無標示數字),應該就是F3.2。
若是沒有分段的話可以自行決定要Under 1/3格(選F2.8)或是Over 2/3格(選F4),選定鏡頭光圈後即可拍攝。依一般建議值,正片Under負片則選Over,因為正片寬容度約為正負一格;負片則是Over約2~3格,Under約1格。但因為DC的測光數值不盡然準確(測光模式選擇、構圖中亮部暗部比例等),所以最後還是要攝影者本人決定。
3. 若是測出來的光圈與鏡頭規格不合,則修改AE-1及DC上的快門值,使其合於鏡頭規格。比方說以1/500秒快門時測出來的光圈是F1.4,但鏡頭最大光圈只有F1.8,則修改AE-1及DC的快門值到1/250秒甚至更長。

其實記住一個重點,相機的曝光值是由ISO控制光的需求量,光圈及快門控制光的供給量,這三個變數一次只變動一項,就可以快速量出目前場景的適當曝光值。像是以前小學自然科學實驗,都會要求實驗變因控制在一項,才能準確了解變因與結果的關係。
至於變動那一項,通常是要挑選機身可以控制的項目。以Canon AE-1或是Nikon FM-2這兩台相機來看,就會是找快門值,因為機身僅能提供快門先決的控制。
非必取而不出眾,非全勝而不交兵,緣是萬舉萬當,一戰而定!
當然可以~而且有直方圖顯示的就更棒了~

不過缺點就是機動性有點太低了XD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