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作,不是件容易的事一般來說,三、五張是一個新手適合練習張數早期學攝影的人應該有被老師要求遇 "連作" 的作品現在好像很流行一張一張說故事多張的當然也有,只是張與張間難連貫,主題不清楚不易讓觀者了解有機會強迫自己一整天拍個幾組連作看看會發現真的不簡單:)
如果真的想知道的話可以多閱讀點攝影方法論的書籍看別人怎麼用攝影的特性去經營一個"題材"搭配自己不斷的拍可以省去很多你自行摸索的時間攝影之後的攝影像《一個唇的邀請》這種連作跟《美女抽RNA》使用的連作方法(怎麼連?)就不一樣。前者是依賴隱喻,後者只是依靠步驟分解。還有一種攝影叫類型學(typology)(可以搜尋我的網誌找《摩托車乘載研究》)主要就是收集看起來相同的物件,進而去比較其中微小的差異,而收集物件時的拍攝精細度,會依攝影師的龜毛程度有所不同,譬如有的人專門收集工業區,而且只在陰天下拍,有的人收集高山電波塔,只搭直升機從特定角度拍,大陸也有攝影師收集了奧運時所拆除的民宅,拍成了《百拆圖》甚至有攝影師集結了那些911事件中從世貿跳樓者的照片,類型學的範圍很廣,可以讓攝影者充分發揮。所謂連作,通常都要有一個論述貫穿其中,增加作品說服力,沒有想法或觀察力的人要經營連作,就像要一個沒有論點的人去寫論說文,會顯得捉襟見肘,馬格蘭攝影師Martin Parr走遍世界各地所拍攝的《Small World》就是非常精彩而以一貫之的大作,在這本攝影集中他非常成功地掌握各地觀光客的行為模式,把荒唐的點表現出來。多看一點,你可以找到自己的題材但要多想一點,你才能找到切入那題材的角度。然後多拍一點,好作品才有出現的可能。舊文:《假性瓶頸》
我試試打個比喻:拍單張照片就如用毛筆寫一個字,下筆收筆字型輕重虛實都要講究。(光圈快門採光構圖意念表達手法........)當你要寫詩就除了上述外還講究字與字連接的行氣,用辭,壓韻,意思和意境。(整體概念聯想連接伸延點題.......)王羲之蘭亭集序 ,一個"之"字有超個二十種表達方法。你在一個情境中,能想到用相片有多少角度、多少方式去表達?(實際考試題:"蘋果",請你用五張照片表達這題目)(有興趣可以另新帖討論)當你能用5張相片表達同一題目,就可以慢慢領略到如何用照片講故事。漫畫,小說,文學等也是一樣,只是用以表現的媒體不同。
水多喝 wrote:拍照拍阿拍不知有沒有...(恕刪) 有機會可以跟人家去結婚場子體驗一下,或是看看婚拍作品,你絕對會有收獲其實一個主題的連貫串,當您在看電影的時候,可以邊看邊想像哪幾個畫面是可以抽出來變成照片的,但是切記不要在同個角度同個構圖,留下超過兩張或三張,會覺得很無趣以我自己為例,我今天去參加某神明廟會活動,從進廟門之前的外觀,廣場,路人,到裡面神明,天井,廟內人的活動,然後陣頭從門口到整個表演,然後收尾,掃地,這樣就一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