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之前在01看過"新款單眼降低CMOS畫素 以求增加高ISO畫質"之類的言論於是小弟用D7000針對"調低畫素 可提高ISO可用度"的推論做了不專業的測試如有不周還請各位先進不吝指正感恩!測試鏡頭為N24-85 光圈5.6 焦距50mm1600萬畫素(4928x3264):ISO 3200100%截圖ISO 6400100%截圖將畫素調低為3696x2448:ISO 3200100%截圖ISO 4000ISO 5000ISO6400100%截圖
這個老實說要看廠商怎麼實作功能如果是相機透過內部軟體運算調整像素尺寸那不管設成多少M像素ISO品質都一樣有些廠商另外有高ISO模式,像素會強制下降這種就很接近降低畫素的作法,是合併數個像素取樣出更高ISO不過還是沒有比原生低畫素的好
一個誤差正負 12.5% 的數值與四個誤差正負 50% 的數值在實質上的差異很大單純看 sensor 內部運作除非您的 sensor 是變型金鋼, 一道指令可以改變線路排列組合否則每個最小單位 photosite 不變每個 photosite 出來的類比信號一樣要遭遇相同的雜訊放大器的精度也不變換句話說完全不管畫數多寡, sensor 出來的雜訊程度都一樣, 幫助有限比較有爭議性的是縮圖的動作假設長寬各 1:2 縮小, 採取求平均值的動作那最糟情況是四個輸入值都在相同最大誤差上 (如 +50%)這樣輸出值的誤差仍會是 +50% 為最大, 但這種組合的出現機率很低較高的機率會稍為趨近 0% (這時人品就有差了...)也就是高誤差的值有機會被修正雖然誤差分布改變成更趨進於 0%, 但範圍依然是 +-50%這跟 sensor 直接提供 +-12.5% 誤差的值看起來可能差不多, 但本質還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