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看新聞時看到一則報導,說有民眾在富陽生態公園爬山時遭遇虎頭蜂螫傷緊急送醫,富陽公園再加上附近的登山步道應該還蠻大的,新聞中也沒說詳細說明是在哪被攻擊的,蜂窩有沒有被找到or處理,所以愛拍青蛙的攝友們小心了

話說小弟2禮拜前看到其他攝友的台北樹蛙照片覺得很可愛,也找了一天前往富陽尋找蛙跡,我當天大概中午前到,因為是第一次去對那也不熟,剛好遇到一位同好也是第一次去也在找蛙,兩人就一同尋找,公園內晃了一個小時有吧,只發現都集中在最後方菜園的擋土牆上跟高速公路間,無奈牆太高只聽得到一堆蛙鳴卻無緣一睹,我倆不是專家且功課做的不足,蛙有多大隻也不知,後來得知蛙要晚上找才好,但離我住的關渡太遠了

就在我倆失望之餘準備回家時,在地上看到一隻在爬的大隻不明蜂,體型還比我以往看到的那種長腳蜜蜂(已比一般蜜蜂大上不少)還要在大上一點,我倆都不曾見過這種的,正在想不會是虎頭蜂吧,印象中好像他最大,

當下就想真的要離開了,此地不宜久留,沒想到今天就看到這新聞了
還好當初就走人了,不然搞不好上新聞的就是我倆了呢
rinoa08 wrote:
今晚看新聞時看到一則...(恕刪)


胡蜂科的蜂類在野外到處都是,遇到了也不要太過有驚慌失措的反應,
冷靜.安靜低調的離開現場才是保命之道。

既然你住關渡,只是為了找台北樹蛙的話到三芝的三板橋或是
大屯山的二子坪也是冬季很熱門的賞台北樹蛙蛙點阿,族群數量還比富陽公園密集且更好觀察。
台北樹蛙的體型大約在3~5CM,冬天為主要的繁殖季,
公蛙才會唱歌,絕大部分都已經在石縫或土裡築巢等著母蛙上門交配,
這時候盡量以姑婆芋底端較潮濕甚至有積水處來尋找,或是擋土牆的洩水孔內找。
當然富陽裡面也可以就近的去發現更可愛的
青竹絲.青蛇.白梅花蛇,大頭蛇,龜殼花等等沒腳的,還有野生水果狸,大赤鼯鼠等等的。
一般拍攝蛙類確實是以夜間為最好的觀察時間,當然白日也可觀察,機率性高低而已。

前天晚上拍的台北樹蛙


生態攝影器材其實還只是其次,先要知道生物生態的習性才是優先之道,書籍!買書籍練功先吧!!
我推薦"台灣賞蛙地圖"這本書給你,台灣32種蛙類
從生態習性到熱門蛙點介紹都有很詳細的解說,至少你以後想找就不會像無頭蒼蠅一樣了。
再推薦你一本"台灣兩棲爬行圖鑑"裡面多了台灣53種陸地蛇+7種海蛇圖鑑,龜,山椒魚,蜥蜴等等
總匯,都是很好的生態圖鑑。
走路要找難路走,挑擔要揀重擔挑,為學硬漢而來,為作硬漢而去 https://www.facebo
感謝 路過的刺客 大大解答

對於我這種外行人來說遇到大隻不明蜂時就是選擇快速離開為妙,平常拍照我都是一人行動,在野外我也怕不小心誤入蛇類與蜜蜂的地盤而不自知,所以冬季找台北樹蛙也正和我意,蛇類冬天應該在冬眠吧(我個人蠻怕蛇的)

後來回家做足了功課,有了初步的了解,習性就如大大所說的,蛙要晚上找,白天要碰運氣等等...,也聽說三芝石門那不少,二子坪也有,不過晚上一個菜鳥去似乎範圍太大且危險,而且看了不少北海岸的台北樹蛙照片,似乎比較黃,好像沒有富陽那的翠綠

當天晚就選擇先從住家附近的北藝大後山開始晃晃散散步,不知是不是環境比較乾燥,蛙鳴沒聽到,倒是只看到一隻蟾蜍

rinoa08 wrote:
感謝 路過的刺客 大...(恕刪)


台灣可還沒冷到只要一入冬蛇就馬上冬眠直到春天喔,海拔2500公尺以上要
低於0度以下溫度的才有可能在"最冷"的那幾天看不到蛇..
其他中海拔以下的山區,丘陵平地等,
不分春夏秋冬,頂多就是寒流來的那幾天
蛇的活動能力"變遲緩"罷了,但不到會去躲起來冬眠。
基本上有蛙類盛產的點,會發現蛇的機率是很高的,想要拍蛙觀察蛙,遇到蛇是避免不了的
當然想要特意去找蛇還沒那麼容易..

其實我也有在拍蛇..有劇毒無毒的全拍..


但拍蛇基本上要真有興趣才來,因為危險度是真的比較高。

還是建議你去買本圖鑑,
先把蛙類整體習性以及棲息地熟讀後,往後在尋蛙點時的範圍自然就可以縮小許多,
除了台北樹蛙,其它如斯文豪氏赤蛙,艾氏樹蛙.澤蛙等
都會有個體上的體色差異或班紋等等不盡相同。
而有時候是一整個區域性的同種類蛙與另外一區域的族群差異,
下面這張是三芝三板橋的台北樹蛙,但通常以躲在土裡築巢的雄蛙最易變色,
通常顏色都不是很討喜。


比較靠台北南區這邊的台北樹蛙大部份出現的都是這種漂亮的翠綠


還有可別小看台灣兩種蟾蜍喔,
盤古蟾蜍,黑眶蟾蜍可都是台灣特有種,雖然牠們外型不是很討喜...

PS 我住北投..
走路要找難路走,挑擔要揀重擔挑,為學硬漢而來,為作硬漢而去 https://www.facebo
有機會一起拍 不過富陽越來越少了 倒是四坎水每次去每次有

請問一下,拍這種生態要帶什麼鏡頭為佳?
台北植物園的樹上也有類似虎頭蜂的蜂窩
下面有好多行動不便的老人

yen0320 wrote:
請問一下,拍這種生態...(恕刪)


看是要特寫或是帶入環境敘述,一般泛用的焦段變焦鏡從24~200mm皆可,
以及定焦微距鏡等,另會預備一組接寫環在包包內。偶爾有少數極度怕人的蛙
則要用到300mm~400mm作遠距拍攝。如果有碰到貓頭鷹也可一並適用。

蛇類就要看自己的經驗.膽量以及對蛇的種類認識,牠們的習性了解程度
來決定該接近到多近來拍,該用什麼鏡頭來拍。





走路要找難路走,挑擔要揀重擔挑,為學硬漢而來,為作硬漢而去 https://www.facebo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