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移軸鏡使用心得-CANON TS-E 24mm F3.5L

移軸鏡其實很有實用的價值,旅行或者風景都很適用,尤其是旅行時,想深刻的認識,體會當地,最容易的方式就是觀察一地的建築,細細品嚐在地建築與人文風味.


在拍攝過程中,漫步街頭,選定目標後,仔細觀察週遭環境與這個建築物的特色,以及決定拍攝位置,這個過程有點像聊天般,互相認識,努力把建築物的特色,優點,環境呈現,這一點是很具有個人風格的,因為每個人的視角與想表達的元素都不一樣,這也是好玩的地方.

決定機位後,開始測光+上腳架+構圖+對焦+調整水平與移軸,個人習慣先調整水平後,在調整移軸,當然水平儀與快門線是不可少的,反光鏡預鎖會更好,一連串的動作,適合慢慢拍攝,也多了些思考的時間.


以下為CANON TS-E 24mm F3.5L + 5DII拍攝.

1.



2.



3.



4.



5.



6.



7.



8.



9.



10.




在拍攝的應用面上比較難調整的部份應該是拍水平立面,一不小心就不是水平線了, 呵呵,拍建築一定要移軸鏡嗎?當然不是!下圖為使用SIGMA 12-24mm超廣角拍攝

調整前



調整後



以超廣角拍攝是比較方便的,拍攝後進PS調整,不過畫素與畫質會減少與減損,不過若是個人興趣的話,影響不大,若是商業使用的話就要考慮移軸鏡了.

以上,一些個人的心得,提供給對移軸鏡及建築攝影有興趣的攝友參考.

很多張都修正過頭了, 變成頭大身小...
建議開啟LV輔助構圖, 可以把井字線開出來比對.

ernst_wu wrote:
移軸鏡其實很有實用的...(恕刪)


版大有沒機會挑戰蘭陽博物館?

firefalcon wrote:
很多張都修正過頭了,...(恕刪)


老大你這麼一開示,小弟我也有同感。

firefalcon wrote:
很多張都修正過頭了,...(恕刪)


呵呵,謝firefalcon的建議.
小弟不才,在拍這幾張都有用LV對焦,也有參考井字線,因為想凸顯建築物,有可能是距離太近,船頭效應比較明顯.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