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站的訊息:
http://www.digital.idv.tw/DIGITAL/Teacher-View/TJChiang/TJC_1.htm
其中述到:
歐美藝術攝影的形式其實早已經不是台灣攝影展覽或比賽常見的荷花、美女、風景、民俗、蟲鳥,甚至在各種攝影比賽屢見不鮮之各種特殊攝影技巧...
有這樣想法的前輩,不再少數。他們曾經說過、提過甚至提倡,但終究無法改變台灣整體攝影的層次。
這也是感嘆台灣攝影普遍欠缺內容、思考與創造力...只一昧的追求顏色、解像力...,作品更是一成不變,重複的再拍攝,主題一再的模仿。
雖說模仿是學習中須經過的路程,但時間久了,普遍的作品仍處於模仿階段。
而官方或非官方歷屆攝影比賽或參展的得獎作品,都仍屬唯美型態,欠缺內容、思考與創造力。
說這些,有些網友可能會覺得言重了。只是拍照,生活記錄,幹麻想這麼多。
而我所感嘆的,並非要所有人拍照要如何如何,只是對於台灣整體攝影的層次,跟國外相比顯的很低落。
應該有更多思考的拍攝時,例如:攝影比賽 - 都還處於唯美當道的層次。
雖說 Mobile01是以硬體器材為主的論壇,但有"攝影觀念及技術"這個版,討論此話題,應該都是在版的範圍內吧!
共勉之
sleepman wrote:
歐美藝術攝影的形式其實早已經不是台灣攝影展覽或比賽常見的荷花、美女、風景、民俗、蟲鳥,甚至在各種攝影比賽屢見不鮮之各種特殊攝影技巧...
有這樣想法的前輩,不再少數。他們曾經說過、提過甚至提倡,但終究無法改變台灣整體攝影的層次。
這也是感嘆台灣攝影普遍欠缺內容、思考與創造力...只一昧的追求顏色、解像力...,作品更是一成不變,重複的再拍攝,主題一再的模仿。
學會攝影技術不難,但是創造力和想像力卻是左右攝影者所拍出的內容差異所在。
個人的淺見是,我們的社會與教育往往給人們很大的限制,要大家用"一樣"的標準思考和學習,自然會Think Different 的人就被視為離經叛道了。
這7年來我有空就整理一些國外還不錯的線上作品集給大家參考,試圖給這環境多一點刺激。雖然可能很多人都看過了,但還是在這邊再一次貼個鏈結和大家交流:
http://imagecoffee.net/categorymtu2.asp?catgora=2
http://imagecoffee.net/sites/list_db/index.htm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