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在台北的攝影朋友大部分都知道滴咖啡這個攝影咖啡廳,除了有佈景之外還有棚燈可以使用,實在是很多業餘攝影愛好者的聖地,也因為這樣,裡面的光線除了靠近落地窗以及棚燈的之外,都是必須仰賴閃光燈進行創作的。
起初,大家會使用大光圈鏡頭加上高ISO拍攝,接著使用閃光燈裝在機頂上打上跳燈(目前有人依然還是這樣),現在絕大部分的人都會使用離機閃加上反射傘或是透射傘進行創作著。
很高興當初我在使用離機閃拍攝的時候,被稱為氛圍殺手或是邪魔歪道的技巧,終於開始慢慢流行,大家可以接受攜帶更多的器材只為了求得更棒的畫面及光線。
以滴咖啡來說,我分享一下我在那邊拍攝的一些方式。
「觀察環境」

滴咖啡的小佈景都是用布幕隔著的,形同一個特大號的柔光幕,假如隔壁沒人不妨從隔壁架燈透過布幕打燈,可以獲得很棒的效果喔!
我們已經把環境打亮了,接著使用一把傘對著主體補光
我在這邊是主光略大於背景光(事實上,依照光的衰減,環境光的設定閃燈可能會在全出力),在後製上,我保留住細節擁有更大的後製彈性。
「單燈作業」

我知道我知道~沒有人有這麼多閃光燈,那就單燈作業吧(其實還是兩把閃光燈,但是光只有一個)!使用單一光源來完成作業,斜上45度往下一打完成,這邊的重點是,想辦法把小閃燈的光源面積放大,不管是透射也好反射也好,我們最終目的就是把光源放大照亮主體。
這樣大家可以看得出來兩種不同打光方式所呈現出來的感覺吧~沒有對錯,只有感覺的問題而已,同樣這個問題也適用於閃光燈跟自然光的辯論,一樣沒有對錯都是感覺罷了。
最後還是很開心的說,這樣的技術終於在台灣慢慢的廣泛使用,擁有這樣的技術可以讓創作更有彈性,大家來擁抱閃光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