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我是攝影新手,有個疑問不知可否請教一下各位高手:
同樣是:小尺寸(比如1/2.3'")的感光元件 搭配 高望遠倍率(比如30x)功能的類單,
我發現有的是做機身與鏡頭比較小的相機上,有的是做在機身與鏡頭比較大的相機上,
想請問這兩種相機的差異在哪裡,是只差在價格上嗎?大鏡頭的會比較便宜嗎?
還是說雖然是同樣的感光元件尺寸與同樣的望遠倍率,大鏡頭的相機,成像上會比較好?
還是說有其他的差異是我所還不了解的?
懇請各位高手賜教!!
感恩~
                                        
                藍色自由 wrote:
大家好我是攝影新手...(恕刪)
望遠倍率相同,但是焦段與最大光圈未必相同,
這應該也是鏡片尺寸的關鍵因素之一,
其他還有成像鏡後距、鏡片群的安排組合....
望遠倍率的計算公式是:望遠焦段/廣角焦段
例如:
A相機:1200mm/40mm=30倍
B相機:300mm/10mm=30倍
這樣你應該就看得出來,一樣都是30倍的光學變焦倍率,
但是望遠焦段與廣角焦段有著很大的不同,
所以一台相機真正望遠端的焦距,光看光學變焦倍率是不準確的,
而且這邊的光學變焦倍率,跟物體放大倍率又有完全不同的定義,
千萬別跟顯微鏡或放大鏡的「倍率」搞混了。
至於上述舉例的A相機與B相機,何者濾鏡直徑較大?
答案是:
不一定,前面也有提到,鏡片尺寸不是單一參數來決定,
要看整體光學模組的設計與考量,但總括來說,鏡片尺寸較大,
搭配光圈值較大的設定,其進光量是會比鏡片尺寸小的設計來得大,
此外為了維持廣角端的進光量,望遠焦段越大,
相同光圈要求下的鏡片尺寸也會提高,
鏡片尺寸越大成本也較高,但是畫質就不一定了,
鏡片越大在色散抑制設計難度會有所提升,
色散抑制沒控制好,成像品質絕對好不起來,
要抑制色散現象,低色散鏡片與非球面鏡片的使用是必須的,
這兩者都會提高成本。
藍色自由 wrote: 關於"splendors"的回覆: 比如: Panasonic的[DC-ZS70]與[DMC-FZ300]...(恕刪)拍照過程, 不僅只看廣告強調的特定幾項。 for e.g. 握持的穩定度、單顆電池的續航力、操作的流暢、週邊配件支援度。
機身體積小, 表示便於塞入(外套)口袋。 敝人有台 Casio H30 及 FZ200 (FZ300 前一代)。 ZS70 與 FZ300 差異在於光圈特性不同 (FZ300 為恆定光圈 f/2.8值於 25mm ~ 600mm焦距範圍)、機背按鈕支援數量、握持及 EVF實用程度。
至於機身尺寸與個人偏好需求, 端視自身取捨囉~ (以下, FZ200 實拍 : 藍天 + 綠林 @ 阿里山森林園區)




Cheers.
、
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依舊對我不屑一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