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於今年秋季發表了新機SE系列,外觀與SB相似,螢幕部分則升級到15.5吋,並提供了1920*1080 Full HD解析度,重量壓在2KG以下,守在1.96KG,厚度不到1英吋,並且提供效能優異的獨立顯卡,所以上市之前小弟就非常注意此機的動向,總算在最近適逢百貨週年慶入手,至於螢幕是不是VA或IPS面板對我來說是沒有太大影響,真的那麼在意面板,去買一台桌機然後砸錢買高階螢幕比較實在,筆電不外乎就是能輕一點是一點,至少Full HD解析度與機身重量已經打趴一堆他牌的高階機種.
入手價格剛好趁著家人手上有買化妝品換來的禮券,所以折了一千元,以33800入手,新光直營店滿一萬五還送了我原廠的皮質滑鼠墊,原廠販售用擦拭布與一盒牛扎糖= ="
補上規格.
Sony VAIO SE16 規格:
‧機身尺寸:380 x 255.9 x 24.5 mm
‧含電池的重量 1.96 kg
‧15.5 吋、1920 x 1080 的 Full HD 螢幕 (VAIO Display Plus)
‧Intel Core i5-2430M 雙核處理器 (2.4 - 3.0 GHz)
‧4 GB DDR3 記憶體
‧AMD Radeon HD6630M (1024 MB 獨立顯示記憶體) 獨顯
‧Intel HD 3000 整合顯示晶片
‧500 GB、5400 rpm 硬碟
‧ DVD Super Multi 光碟機
‧ 指紋辨識器
‧內建一組 USB 3.0、兩組 USB 2.0
‧內建 HDMI、VGA、RJ-45、SD 讀卡機、MS 雙讀卡機
‧802.11 a / b / g / n 無線網路、藍牙 3.0
‧定價 34800 元
以下請賞圖,因為深夜時段爆肝隨便拍拍,半夜半夢半醒的兩光去背,希望不會傷眼.祝觀賞愉快.

↑由於盒子太大,紙袋也太大,背了一下午就變了這副模樣.

↑SONY,商業化機種的推手,殷殷期盼了許久,總算是出了如此佛心的戰略規格.

↑不過花了三萬多只附了軟綿綿的攜行袋,有點寒酸,跟搭上飛機結果飛機餐是麵包一樣寒酸,哭哭......

↑訴求輕薄,外箱的設計也沒有過多的紙張浪費.

↑外箱側面印刷了Intel及自家LOGO.

↑另一面則是規格說明及機器條碼.

↑規格說明,因為賺比較少所以只買了搭載i5-2430M處理器的SE16,不過此規格已經比一般桌機效能來的優秀.

↑盒子正面立起,可以從公仔比較看出大概的大小.

↑盒子側面高度.

↑開鮑,大誤,開箱準備看看內裝.

↑內容物有一個另外的紙盒,放了保證書與相關文件.

↑沒錯,打開後只有這樣,蝦咪攏妹有,幾張Paper


↑不過店員貼心的介紹了一個很厲害的功能,就是紙箱對摺之後......

↑可以變成書本的樣子耶,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好厲害的紙箱喔.


↑另外一個小空間打開,裡面放了變壓器與電源線.

↑是的,唯一會讓你認為唉唷原來除了本體和幾張紙之外原來還有別的東西就是變壓器和電線了= ="

↑VAIO,放在不織布保護套裡面.

↑拿出本體後,底下放了怎麼把內箱變成書的說明耶,哇塞,真的好厲害喔,哈哈哈哈哈哈哈箱子變成書耶


↑好了,先不管有沒有送麻將試玩片了,我們請本體出來吧.

↑SONY VAIO SE16,15.5吋,1.96公斤,FULL HD解析度,不到1英吋厚度.

↑話說小弟上一台VAIO已經是七年前的SRX3E C-650低電壓版,時光飛逝效能大不相同.

↑先偷看一下內部,S大大的貼紙就貼在右下方.

↑接下來先從側面看起,各I/O裝置插孔,請無視那個壞人XD.

↑除了自家的HG DUO卡,SE16也提供了SD卡插槽,由於手邊沒有SDXC記憶卡,不知道是否支援.

↑本機提供了USB3.0插孔支援,雖然只有一個,至少聊勝於無.

↑放一張SD卡讓各位大概了解一下機器的厚度.

↑正面部份,可以看出厚度也是相當輕薄.

↑正面左側部分分別為硬碟燈,AC燈號,無線網路開關,讓使用者方便的切換無限網路的狀態.

↑SE也提供了DVD燒錄機,輕巧之外也具有相當的便利性,雖然現在用到的機會不多XD.

↑外觀大致介紹完畢,接下來我們看看內部的樣子.

↑15.5吋霧面螢幕,免除了頭暈想吐眼花撩亂的困擾,這點值得大推,因為實在是不習慣鏡面的螢幕.

↑擺上SD卡讓各位大概了解一下手靠處的體積.

↑觸控板的大小適中,表面有細小紋路處理,在操作上提供了較好的觸感.

↑右側貼了一些用不到加減貼一下的貼紙

↑左側部分則為能源之星與Full HD貼紙.

↑分島式鍵盤,比起黏在一起的鍵盤,在打字方面提供了比較好的辨識性.

↑SE16與SE17提供了獨立數字按鍵,對於文書需求的使用者提供了相當的便利,鍵盤按鈕大小適中,長時間打字能提供較好的舒適度.

↑透過SD卡的大小可以看出鍵盤的比例,手大的人應該也能快速上手.

↑右上角的部份,左至右分別為,快速還原按鍵,WEB瀏覽按鍵,VAIO(似乎跟多媒體有關)按鍵,喇叭孔,電源開關.

↑另一邊左至右分別為,光碟機退片鈕,喇叭孔,運行模式切換開關,鍵盤背光感應器,鍵盤訊號燈.

↑再補一張鍵盤的整體配置.

↑由SD卡的大小來看一下螢幕整體的面積.

↑開蓋後,機身部分的線條更顯的洗鍊沉穩,輕薄不失典雅.

↑有些大大提到出風似乎會被螢幕轉軸擋住,開蓋後似乎的確有這個問題.

↑前面忘了拍底部的配置,下方整片的區塊是電池,SE另外提供了擴充電池底座來延長續航力.

↑閃一下螢幕正面,看一下霧面螢幕對於光線反射的影響.

↑SE16除了黑色之外,也提供了銀色可供選擇,不過我個人還是喜歡電子產品是黑色的.

↑同等級機種可能找不到像SE一樣輕量又支援Full HD解析度的規格,我心動了,那你呢


↑螢幕轉軸掀起後,似乎真的會擋住出風口,如果使用類似散熱底座或自己改裝加高應該就可以克服.

↑因為還沒實際開機運作,相關的溫度測試目前就還沒辦法提供數據給各位參考.
SE的出現讓使用者多了更直覺明確的選擇,光是Full HD解析度能壓在三萬出頭的售價,加上如此輕盈的重量,對於大尺寸的機種提供了最佳的誘因,如果近期預算在三四萬塊且需要此種接近完美規格考量的大大可以細心琢磨,到直營點現場摸摸實機慢慢品味,我只考慮了兩天,等到週年慶一開跑就出手,雖然還沒好好的開機去操作(因為還沒時間先備份),不過相信SE的效能跟它提供的高CP值能搭配契合.
以上圖文開箱到此告一段落,謝謝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