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人士透露sz系列將停產

SZ早該停產了說...

SZ撐那麼久,還真是VAIO的一個異數,
要知道買VAIO都是有喜新厭舊的傾向...包括我!
一路從V505換Z1再換SZ...

其實我最喜歡Z1,外型漂亮,鍵盤又好按!
一直在等Z1的後繼機種!

本來以為SZ是Z1的後繼機種,但用久了發現,
其實SZ和Z1還是有差異,沒有傳繼Z1的精神!
希望新的Z系列,可以重拾那種誘人的曲線和造型!
好心沒好報,誠摯終召嫉.....
CR35T wrote:
不過因為VAIO部門的.龜毛...(恕刪)


應該是不夠龜毛吧?
不然怎會在台灣發現一大堆毛病?

或者是說,
被他們檢查過的機器都只銷往日本?
還是台灣的零件供應商掩蓋瑕疵的手法比他們高明?
CR35T wrote:
不要害我~小弟還要養...(恕刪)


很感謝你的分享
SONY還真的有許多值得玩味的地方
也道盡了消費者(無論有沒有買)
的愛恨情仇
難到這就是買不到的原因嗎...
最近公司要換NB, 好不容易用SZ75說服公司主管SONY也可以高貴而不貴,
沒想到, 商家竟然說現在全省大缺貨, 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進......
眼看著SONY離我越來越遠, 真是......
唉~我要怎說呢.其實產品故障~有分很多種.但是不管任何品牌(一線廠).基本上~除非設計暇疵~不然理論上
產品所會碰到的應該只有所謂的零件壽命問題或是產品生命週期問題.這意思是說.一個像樣的產品~在做產品規劃的時候(同步比對料件穩定度的時候).基本上所會考慮到會壞掉的情況~大都不是大家常碰到的問題......也就是說
在RD眼中~真正的故障.是非常嚴重的故障才是故障....(當然啦~因為這樣並不客觀.因為對user來說~就算是keyboard壞一個key.也是故障)那大家要問~故障的定議是什麼?....簡單的說~故障應該叫做功能性不全~又或是動作後無法發生作用.這叫做故障...可是在這層定議下又還有分.因設計而導致功能不良....如散熱導路的設計...為發燙所以導致ic或晶片發生短路或是不穩.所以讓user在使用時.直覺的就發現產品不穩定.....又或是因為料件發生損壞或不穩所反應的不良....如觸控板無法動做或是讀卡機發生故障不能使用....但因為這些都內建在NB裡面所以統稱NB故障.......其實~對設計單位來說~上述的例子.只有前者才是RD該死...而後者.就是觸控板的供應商.又或是中間連接器的供應商該死.最後最後才有可能去怪是觸控板上的晶片供應商該死....各位看出差異了嗎..........
一台NB最少會有12~20間以上的供應商提供零件.........試問..出包的時候~原廠有可能第一時間和USER下跪認錯嗎.....當然不會.因為你離他太遠...但是不管是什麼料件和生產故障....一旦證實非設計問題.那我們還是要賠償VAIO的...所以VAIO永遠不吃虧~所以他永遠都可以去設計夢幻的產品...同時抓一堆人來罵(就是我們)
不過說真的.我很認真的說唷...大部份大家有可能會碰到的問題~保首估計有六成以上.都是因為料件不良所反應的故障....而不是VAIO的錯.而又有約2~3成的原因是因為打件廠的不夠嚴謹.或品保殊失所發生的空焊問題.而最後剩下的1~2成故障原因.(別打我.我只是說實話)就是USER的使用習慣問題了.....我知道我這樣說~大家會很腦火...
但是說真的...NB廠的確有做過一種測試.就是.如果USER真的都依照說明書上講的去操作產品.那不良率真的又可以降1成左右....而再細一點的問題就有可能是使用環境了...如台灣很濕熱~.這是電子產品的大忌(不過往好的地方去想.也就因為這樣所以台灣的電子產品進步快...呵呵).
就因為要組成一台電腦產品~中間有很多零件來源...而VAIO單位自己又沒有真的生產什麼零件.所以當RD在做整合的時候.就只能用不斷的測試和驗證去縮減各位的不良了.但是零件這種東西什麼時候會壞~很難說.由其是非MIJ的零件...不是說MIJ的零件比較好.而是MIJ的驗證機制真的比較強到是真的.例如~要嘛不壞~要嘛他可以精準的算出告訴你這個零件什麼時候有可能壞(準確度有8成).那各廠又為什麼還要用台廠或是陸廠的料件呢.?....除了成本考量外.當然還有很多因素...其中人情因素就是很大的重點....必竟大家都要生存嘛.所以比較不要臉的供應商就是用人情拖住問題發生...而比較積極的供應商則就會從錯誤中尋找改良辦法.所以NB的問題才會越來越少....但是其實這類問題永遠沒有真正解釋的一天的....因為永遠都有新產品必須上市去配合大家的口味.所以舊的產品問題解決了.....新的設計又來了....難啦...
我絕對可以瞭解USER的心情.因為我也常扮演USER的角色.我也常買客戶的產品回家玩(有公司支助.不然我怎可能一年買8~10台NB...買給客戶看的啦....)........我的結論是.消費者離產品最近的辦法是品牌(因為你只認識品牌而很難認識生產廠和過程....).
而另一途會讓你認識的就是他的好用或是他的不穩定~一個好的客訴解決是會贏得口碑的.但是處理的爛的話也有可能永遠的抹殺掉這個產品的價值....認真的說.我覺得VAIO在台灣就是這樣.因為台灣的客服人員並沒有真正受
VAIO本部的訓練和指導...電話中的客服人員我就不說了...但是當你去面對快修中心的人的時候.就會突顯問題.
一來他們不是VAIO的人.只能算是外包或是約聘的維修者..所以就算是再高級的東西只要壞掉....在他們的眼光中~都是一樣的.所以他們比較不能感同深受各位的委屈...但是如果各位有去過日本看過日本的VAIO維修中心的話(還有電話客服人員....)那保證不會像在台灣一樣受很多鳥氣...
其實我是很反對所謂的委外維修的.因為這樣會讓各位的意見被檔在維修中心這段而不能較直接的反應給原廠...
委外的好處只有兩個.一個是成本比較低.另一個是直接性的麻煩也可以先檔在維修中心.也有過慮效果.不用什麼雜事都回到本部...但這也有缺點各位說是吧!!!.....其實最好的快修設點辦法就是~原廠真正自己設點~而不要委外...這樣就可以真正根本的瞭解到客戶的問題和想法了....
有在工廠生產線上過班的就知道了,如果有接觸過日本客戶更可以知道一些事情。

vaio你可以說c/p值不高,畢竟sony可不是像ibm,acer,asus,hp是做電腦起家,他賣的是概念,如果你覺得概念不重要,那你當然覺得vaio很爛。

至於品管,日本人對於品管是很要求的,去問台灣代工廠就知道了。

但是不代表日本貨就不會壞,哪有那麼神。

只是日本貨賣那麼貴,如果碰到壞的,很多人都會特別氣憤罷了。

vaio有好也有壞,不要說的那麼神,但也不要說的那麼澳夠。
I trust everyone,but I don't trust the devil inside of them!
CR35T wrote:
唉~我要怎說呢.其實...(恕刪)


看了大大的說明,真是獲益良多……

對我而言,vaio就是很有質感的筆電,如果是以cp值來比實在不去考慮,但是

就是那悝質感讓人想去買它,用任何東西第一個就是會先看外觀,

如果筆電讓你看到連用都不想用,那還買它幹嗎!!…是減少使用時間嗎


外觀真的很重要…
黃瓜進前庭,菊花泛漣漪。任憑求饒聲,衣裳強剝離。項掛調教鏈,腰圍輕薄衣。乳搖知馬力,日久變人妻

冒這版規13條無理殺無赦
表明個人想法

接觸過上百上千台電腦,
只是你抽樣樣本比一般人高,
不足以代表品牌良率。

VAIO賣的貴又如何,
其他日系品牌比VAIO貴許多,
但這些品牌有像VAIO不耐用、軟衝一堆問題嗎?
畢竟NB是拿來使用不是拿來裝飾。
VAIO貴是沒有價值可言,
市場會證明一切的

bqm969. wrote:
冒這版規13條無理殺...(恕刪)


那請問你有在你所謂的"其他日系品牌"實際測試過"軟體相衝"的問題嗎?

你所謂的"耐用"你又有真實際測試過?

你抽樣率有人家多?

講話請中肯一點
bqm969. wrote:
冒這版規13條無理殺...(恕刪)


如果你想看的話

我可以很熱心的去toshiba和fujitsu版,把最近所有板友反應的軟硬體問題的文章都貼給你看

你想看嗎?
I trust everyone,but I don't trust the devil inside of them!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