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 如果消費者有高效能的需要, 那麼消費者應該去選用其他有高效能的商品(如11吋配雙核及5400HD的華碩, 但是在電力及重量上作出妥協). SONY從來沒有說TX是高效能的電腦. SONY只是強調他的輕小及長電力. 如果消費者其實並不那麼需要長電力及低重量. 卻對效能有極高的要求. 但為了某些其他原因而還是選擇TX(如對其外型的愛好或是VAIO商品的迷信). 那麼1.8吋的硬碟就不是TX的缺點, 而是消費者自己在購買時自願為了TX的某些優點而
電腦是大量生產的消費產品. 在現階段不可能一個機型都出各種不同的配備讓你挑選. 有人也許覺得TX配了2.5HD比較符合其需求. 但別忘了, 如果配了2.5HD讓效能提升了. 又會有另一群人來抱怨待機時間短了, 重量重了, 尺寸變大了.....又好比說如果有人說11吋NB用2.5吋的效能他仍不能接受, 可否配3.5的硬碟. 這樣子的消費者又要如何去滿足?
所以, 商業產品只是一個平衡而已. SONY選擇了去滿足了最大部份人的需求以求自己的利潤最大化. 至於其他的消費者需求, 只能放棄, 讓給別家公司. SONY不是整個市場上唯一的11吋NB廠. 他不對滿足所有11吋NB的消費者的需求有責任. 在考量到生產成本的情況下. 提供二個尺寸的HD版本是不可能的. 市場上各家廠牌提供了不同的規格配備以供選擇. 消費應讓選擇作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把1.8吋HD的效能限制當作是缺點或錯誤而去批評則不太必要. 難不成重視輕小及長電力的用戶對1.8吋HD的需求是一種錯誤或不值一提嗎?
Trade off 本身並不是Mistake. 選擇了不適用的Trade off才是Mistak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