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已經很少公司願意先去了解目標消費者感受,
再去訂製產品了。
26800-36800很貴?
這剛好是13-15吋非ATOM體系NB的平均價啊,
會很貴嗎?
重點是有沒有人去分析過NETBOOK便宜的原因,
而一直質疑VAIO P位什麼這麼貴。
今天請華碩去開發組裝一台一模一樣規格的電腦,
還必須使用Sharp的怪物1600解析度8吋面板,
內建Vista,
以及只有EPC 2/3-1/2空間的機身,
難道就會便宜到哪裡去嗎?
26800會比同樣體積的名牌皮夾貴很多嗎?
花這種錢的人會比買NETBOOK的人少?
就像之前名人人手一台的GRD,他們真的都很懂拍照嗎?
=>購買VAIO P的消費者群體都不會知道什麼是netbook
=>購買VAIO P的消費者中估計有60%會是女性
光前兩點所表現如此精準的市場定位,以及藍海價值的發掘,
實在令人佩服!!
捷安特所提倡的"Ride Life, Ride Giant"
麥當勞的"I'm lovin' it"
強調的就是一個過程,滿足感,以及消費者感受,
而不是變速系統配備要多好,
或是牛肉生菜放得是不是比別人多,
當然也有很多消費者是務實的,
但追求奇濛子的消費者恐怕才是藍海,
品牌價值就在這裡差異化~
不過當一看到vaio p的時候,我真的蠻佩服sony的,從另一個思考模式去兼顧打字跟外型。
vaio一向是當精品賣,所以那個價格也在意料之中,c/p值不高也沒啥好奇怪的,但是有一點我很介意.......那個螢幕。
既然要當精品賣,就要有精品的價值,我沒有辦法忍受螢幕不在中間,這樣整個設計感都走味了阿~(個人龜毛美感因素)
理想圖:

就因為這個理由,這台從精品等級被我打下成為一般小筆電的等級,所以拿來跟其他的小筆電比c/p值,也是好正常的一件事......

以上
http://sable-brompton.blogspot.com/
是小弟我的話也會很想買
對SONY來說 要他們做Netbook是不可能的事...
而且 SONY的小型筆電之所以會那麼輕本來就是因為所有的元件都微型化
再加上電路設計的Layout也是非常緊縮 做這種事本來就是要經過好幾次修正
那些無疑都是提高成本
(而且type P的CAD修正次數是其他產品的數倍)
再加上為了操作方便跟隨時都能享受影音娛樂的
「視窗垂直並排機能(這個簡單)」跟「Instant Mode」這兩個單鍵就能進行的機能
其實讓我覺得是蠻划算的
說實在的
我覺得type P有很多細節不仔細去看都不會注意到
但是一仔細看又覺得很驚喜
除了type Z以外 type P是SONY另一款讓人有很大驚喜感的筆電吧(至少對我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