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圖詳解]Sony Vaio P15+P13台灣正式發表 售價2萬6800元起

"想買"VAIO的人應該都有FEEL的加持吧!

因為定位不同
VAIO P定位在PDA手機和小筆電之間
VAIO P和"其它品牌類似商品"比?不用了
自己的需要是甚才重要

個人覺得~
1.VAIO P 讓我想買第二台VAIO(不換掉現在的VAIO情況下)
2.會想找藉口買給女王,而不想被砍(其實後來常拿來自己玩)
3.讓我原本想買SonyEricsson X1的惡魔懷疑買VAIO P也是很好的選擇

以上是個人感覺

IBM賣給聯想後
看到連小筆電都取消了小紅點
反而是在Vaio身上看到了熟悉的身影

說貴嗎?
對大同小易沒有值感可言的
高階Atom機是貴了6K~1W不等沒錯

但是解析度是他的二倍
(一堆人為了把XGA換成SXGA+
甚至換成UXGA…就知道
沒用過的人,說什麼傷眼,看了會累,點距過小
等到看實機後,小朋友就一疊一疊的丟了
改說沒有高清看了眼睛會痛)

重量是其他高階Atom機的一半不到
掛Vaio,硬體規格殺到12"級筆電門檻
還送一個小紅點給你玩
2.6w左右的12"主流筆電,普遍只有XGA……

有沒有賣點?有
小筆電,2.6~3.6w,對用慣雙A的人來說,是天價
但是對Vaio控來說,這是首次新機低於3W能入手的玩具
對小黑迷來說,這是第一次看到小紅點附身在Vaio上

那些高階輕薄筆電不知道要怎麼玩下去...

要效能沒有效能
要輕薄又沒有P這台輕
螢幕的解析度也不如P這台

這樣高階輕薄筆電還會有人買嗎...
SONY可能要思考重新去定位G和T這系列的NB

日系廠SONY顯然比FUJITSU有誠意多了
FUJITSU發表的M1010和一般的NETBOOK根本沒有差異性
不如選HP或雙A的NETBOOK
接下來日系就等TOSHIBA能不能在給市場震撼了! (會是L或U的改良款嗎?)
womiyeh wrote:
IBM賣給聯想後Co...(恕刪)

這篇會不會誇大了點?

1.您真的有用過高解析度的小螢幕嗎?
當MP4看影片是不錯啦
但是文書處理和網上瀏覽就..................很吃力

2.重量也不一定是其他高階ATOM機種的一半不到

3.硬體規格殺到12吋筆電門檻?
不知道是指哪方面?
若論效能的話
一般NETBOOK大概都會比小P好(OS和HDD問題)
更何況是12吋筆電
SIS123 wrote:
那些高階輕薄筆電不知...(恕刪)

高階輕薄筆電根本不需要擔心小P的出現
定位根本不同

高階輕薄筆電的對手是一般的NETBOOK才對
再加上NETBOOK(螢幕)越做越大
兩者間幾乎只剩效能差距而已(何況這差距在日常使用還不見得能顯現出來)
所以SONY才不(敢?)出一般NETBOOK打自家筆電市場
改出小P試圖開闢新戰場

另外
TOSHIBA也有出NETBOOK:NB100
http://dynabook.com/pc/catalog/nb/080929nb1/index_j.htm
只是國內沒賣而已

CUBE0125 wrote:
1.您真的有用過高解析度的小螢幕嗎?
當MP4看影片是不錯啦
但是文書處理和網上瀏覽就..................很吃力

不可以調文字大小嗎?
CUBE0125 wrote:
高階輕薄筆電根本不需...(恕刪)


阿,原來TOSHIBA已經出了阿
可惜脫離不出一般NETBOOK的設計

定位方面這台P和NETBOOK肯定會吃掉輕薄筆電的市場
除非這些高階輕薄機種(如VAIO T系列)可以拿出無法取代的特色出來
不然在效能差異不明顯的情況下
一定會成為這場混戰中的犧牲品

此時筆電的利潤會不會讓某些廠商出局呢?
CUBE0125 wrote:
這篇會不會誇大了點?

1.您真的有用過高解析度的小螢幕嗎?
當MP4看影片是不錯啦
但是文書處理和網上瀏覽就..................很吃力

2.重量也不一定是其他高階ATOM機種的一半不到

3.硬體規格殺到12吋筆電門檻?
不知道是指哪方面?
若論效能的話
一般NETBOOK大概都會比小P好(OS和HDD問題)
更何況是12吋筆電


一、
我用過4" VGA的PDA,和15" UXGA的筆電…您說呢?
點距只要有模擬的方式,打字時嫌小的話
把字體放大,真的沒辦法的話
文書用先跑回較大的比例 方便邊輯操作
用完要瀏灠或使用時,再調回來就好了 ^^
早在四五年前的就一堆這種技術了
以Snoy來說,不太可能沒注意到消費者的使用細節

二、
較高階的Atom機
外掛加一加都破1.2kg,甚至到1.5kg了
至少我所知是這樣

三、
鍵盤打字尺寸,系統周邊支援,LCD解析度至少XGA
這些基本底性,有到這個水平,我就視為12"級門檻到了
那些實際是 VGA 或 SVGA 級,
高階Atom大多是1024x600,看起來像XGA
但大多數程式使用上,只有到SVGA的水準
用個程式要點放脫拉的,基本上不視為到位

CPU RAM這些每年腰斬的東西,基本上沒意見
能原生裝正常WinXP 甚至 Vista
而不是靠消費者自已用裏技修正就能達到的,就夠了

==
其實你的口氣有點像是大家都沒用過Handhold的裝置在Charge的樣子

SIS123 wrote:


阿,原來TOSH...(恕刪)

其實這應該只是起步…Snoy光用一台超殺的小筆電切入市場,觀察風向
小p出的延伸意義,我猜是:跟市場宣示,他有實力和背景作
12" UXGA 1Kg 超輕薄型筆電
14"或15" QXGA(2048x1536)1.5~2kg 旗艦級筆電
的實力
先放一二台p系列當風相球來測,反應不好
代表時間還未成熟,先暫停

如果這片藍海擴展出來了,大受消費者好評
可能不只其他廠商的高階Atom機在痛,先削價應對
12"輕薄型的筆電也腹背受敵,看要等麼應對
連原先各大廠的門面旗艦藍光影音機,都要挫著等.....
(和制定藍光規格的Sony玩 規格戰…很拚囉)
1.
關於Lonovo 的IdeaPAD S10 小筆電沒有俗稱小紅點的Trackpoint ,在下以為和市場區隔比較有關,將低價位和主流價位的產品作明確劃分,維持消費者購買主流價位產品的誘因,跟Costdown 一點關係也沒有。舉例來說,Sony vaio高階產品才有的金屬髮絲紋上蓋、置腕處等,使消費者尊榮感倍升的設計,也不會隨便下放到中低階產品。

所以再說一次,IdeaPAD S10 沒有Trackpoint ,不是為了Costdown 。

2.
看到Vaio P ,就會想到許多使用者向設計ThinkPAD 的日本Yamato lab. 反應,需要一台重量輕 ,體積小,有10吋螢幕,還要有傳統好用鍵盤的輕小tp 機種,方便出國時,隨身攜行使用。

TPUser 的站長今年到大和實驗室參訪時,向他們建議,這樣機型的規格:
採用經典機種S30/31 機殼、外型
使用Atom 及其配套晶片組,主板
10.x 吋LED背光寬螢幕
6cell 電池
重量少於1kg
約1,000 美金的定價

看到這樣定位的機種,也許又有人質疑,主要硬體規格和Netbook 一樣,憑甚麼賣3萬新台幣!!!

但小弟要說明,如果真有這樣機種誕生,它的機殼/機構設計、用料、組裝水準...等都會和1~2萬的Netbook 有很大的差異,各方面水準和其它一線Thinkpad 機種看齊,這點對有需要的人來說,就會下手。

Vaio P 也是這個道理,就是有那個水準才有那個價位,沒有那個價格,這種水準的機器就是生不出來。我承認,這種等級機器的毛利較高,但沒有這樣的利潤,就不容易有廠商打造更高水準的產品。

3.
說到輕薄機種和Netbook 的差異,以Thinkpad 的輕小機種X 系列來說,和Netbook 等級最大的差別就是,使用標準規格的CPU ,以現在來說,就是Intel P8600 2.4Ghz ,這點大概是Netbook 無法取代的特色。
(如果放棄好到嚇死人的散熱,或許可以裝T9800 ~3Ghz )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