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
3/11時在Mobile01上看到了Focus也舉辦了跟之前Fiesta一樣的試駕活動~
大驚~3/8就已經開始了....
依照上次Fiesta試乘活動搶手的程度,以為太晚了試乘券應該是被拿完了~

由於上次在北投展售處的不好經驗, 這次就直接撥去內湖店詢問~
想不到一位林姓銷售員, 馬上幫我和同事各留一張試乘券

取券時更是詳盡介紹Focus的相關資訊, 也當場試坐了一下, 銷售員很熱情也很客氣~
不像之前搞得好像我是在求銷售員施捨一張試乘券~

想不到這次福特太有誠意了, 跟之前Fiesta陽春型大不同~提供的是71萬9的四門汽油豪華型~

由於有上次預約的經驗, 所以這次拿到試乘券後就趕快安排時間預約租車~

這次的行程安排比較短, 純粹是個宜蘭礁溪泡溫泉+逛夜市之旅~
來回大概是170公里

最後的油耗顯示6.8 L/100km, 挺接近能源局測出來的15.0
就在回程同一天冠翔溫泉是秒殺的Garmin北宜單車活動的終點~

冠軍&亞軍 已經出現啦!!!
來亂的....他們其實是工作人員

不專業的試駕心得 |
既然是試駕文,這次先把心得寫出來,有興趣的再慢慢看後面的圖文
動力:
1.6+PowerShift的表現在Focus上與Fiesta完全不同
大腳踩到底明顯比Fiesta感覺有力, 但卻有很明顯的延遲
轉速上升了,遲了一會兒貼背感才會出現~
自動拉轉會維持一段時間遲遲不降下來,跟Fiesta一樣
起步加速的過程很順暢, 完全沒有任何頓挫感
在車內引擎噪音比Fiesta小聲很多, 但比TEANA 2.3大聲
操控:
在前座空間上,真的非常的緊湊,其實不是很舒服
膝蓋也很容易撞到上方~
能夠伸展的空間不多,方向盤小小的但儀表板很大,以我身高調整適當座椅後方向盤會遮到部分儀表板
再往前調膝蓋就會撞到儀錶板下方~
自手排是按鍵控制, 真的很難用!!!還是整根排檔桿上下推的那種比較好操作
車身穩定性相當好在系統交流道高速轉彎, 開起來很穩
迴轉半徑也挺小的
至於車內的寧靜度我只給70分~
BLIS => 這個真的挺不賴的,不過如果LED指示燈在車內會更好
ESP => 試駕過程好像曾經有出現警示
斜坡輔助 => 測試時不知道為什麼沒有啟動,直接倒退嚕
限速定速控制 => 這真的是太好用了!!!在市區用限速超棒的絕對不會被拍到!!
第一次使用定速感覺....好不真實,控制速度用按鍵感覺好像在玩電動
自動大燈雨刷 => 大燈會延遲關閉, 但開啟卻是相當及時, 還不賴!!
內裝:
多媒體操控界面的確是很順手,也並不複雜
或許是擠太多東西+很深很深的儀表板以至於前座相當壅擠!!
整體內裝很有質感給個85分
但有個問題是~中間的空調出風口,怎麼調....都會吹到臉....

搞笑一下....直到還車...我都還沒找到車上的行李箱開關在哪??

突然想到還有車內的所有的單音警告音像是方向燈之類的都好大聲

圖文內容 |

這次試乘車有兩個顏色,小弟被安排到白色, 另一種是銀色~

屁股照

側面一樣貼上了活動貼紙, 外觀就不多貼圖了, 官網拍的比較漂亮~

車內環景照

儀錶板, 排列清晰, 閱讀資訊相當方便
方向盤和儀表板間的凹槽還可以擺東西喲!!!

方向盤右側控制鍵可以控制右邊多媒體系統
左邊控制鍵則是儀表板螢幕與限速定速設定

媒體資訊螢幕也相當容易閱讀, 操作可以使用控制面板&方向盤右側控制鍵
螢幕凹槽的寬度剛好可以擺進4.7吋的HTC XL, 剛好可以當導航使用!!!

整個控制面板相當豐富

下方則是空調控制面板, 一樣有螢幕顯示, 這個版本是獨立空調~
個人認為這個控制面板太下面了, 不是很好操作

排檔桿, 手動排檔的+-很難用!!!!!一點FU都沒有

自動大燈控制面板與左下方的小置物盒
這個控制面板雖然操作很簡單,但角度垂直又很下面,不好操作~
不過很酷的是, 大燈開啟後除了大燈指示燈外螢幕上的小汽車頭燈和尾燈會同步亮起來!!
開車前沒做功課, 不曉得車是自動大燈, 找半天找不到大燈開關在哪裡!!!

手套箱, 位置相當低!!! 副駕駛座幾乎快退到最後了,有坐人的話一定會卡到

箱內有USB和Line in

門板設計的挺漂亮的, 後照鏡控制與窗戶升降在一起, 操作很方便也很順手

我竟然忘記拍整個方向盤了, 方向盤上控制鍵很多, 這邊有模糊拍到定速&限速控制按鍵

室內燈是在安全帶上方, 左右個一個這樣挺方便的!!!

傳統車內燈的位置改為眼鏡盒&天窗控制按鈕, 左右各兩個孔不知道是做什麼的???

這個版本的座椅調整都是手動, 很特別右側有一個腰靠調整趕, 當然只有駕駛座才有

引擎蓋開關在左腳邊

車內開門把手裡頭有一排LED,當然也是只有前坐才有

這是固定兒童安全座椅的嗎?意思是可以生三個囉???!!!


三個頭枕都可以調整高度

後座左右側都有兩個小置物空間

雖然下方那個不知道可以放什麼

踏墊有固定鈕扣卡著

6分離後座

6/4分離後座

由於後照鏡架上有亮度和雨滴感應器,所以擺設行車紀錄器時無法放置中央

BLIS視覺盲點警告系統,只是...警告的LED顯示在後照鏡片上
這個警示LED我覺得裝在車室內應該會比較好~
雖然左右轉本來就一定會看後照鏡

打開後看似有2層

搬開軟軟的托盤後可以看到底層, 還蠻深的, 很不順手的托盤應該沒辦法在駕駛中操作

行李箱蓋是用氣壓桿

行李箱環景圖

墊子下方是備胎

氣密條有兩層, 側邊車體是一體的!!!


車頂的天線,長得.....很奇怪

支撐桿上有塑膠防燙

引擎蓋安全扣, 有一層塑膠所以不至於燙手

一直搞不懂,駕駛門邊的那個黑色長方型的塑膠塊是做什麼用的??!!


還蠻厚實的門!!!


一體的門板

座椅躺下後, 裡頭有個安全帶固定夾

B柱...並沒有想像中的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