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先是派給我Ford Edge Titanium (沒注意是哪一年份的)。後來發現修理後有不滿意的地方,送回去轎車場再修一遍,然後這次是派給我Ford Fusion Hybrid 2017。
我駐美國,可能我講的車子在台灣不這樣叫,或是有點內配上的微差異。只是個經驗談,給大家一個方向而已。
先講Ford Edge Titanum。引擎看起來像是V6的,但是沒寫,引擎頂殼只寫EcoBoost。不過開起來像是V6就是了。
整體性能上算不錯,只是很bulky的感覺.....挺挺的頭和寬寬大大的車身,但是內部其實也沒有多大就是了,就一般的SUV,但是挺舒適的。皮椅相當舒服,比我的KIA Sorento EX V6和之前的Mazda CX-7 Turbo charged 4 cylinder 舒服太多了!!!!也比2016 Nissan Murano的太空椅坐舒服。(Murano的皮椅也不錯,但是是另一種感覺就是了)。
性能上來說,加速力道不錯。畢竟是個V6。也嘗試使用手排模式和sport模式。但是比較起來,Ford Edge的sport mode雖然跑得不錯,但是有個不知道該怎麼講述的感覺....根據之前買車時的試車體驗,KIA的算是最順暢的, Nissan Murano和Dodge Journey還有Toyota RAV 4算同一個等級的。Hyundai有個不知道為何的慢感....理論上應該比KIA好...但是實際試車上卻不是那麼一回事......所以比較上來說,Ford的sport mode算是一種中程衝刺的加速感....起頭加速很猛,然後很快就進入高速檔,可能是因為引擎和系統整體都設計成環保觀念。 KIA Sorento EX V6的sport mode和eco mode是分開的,所以一旦開了sport mode就是真的sporty feeling。整台車維持在3~5檔之間,所以加速相當快也相當順。附帶一提,我的KIA是AWD的,所以重量上是一班車的2倍左右 (將近2噸重)。這樣重的車子卻還是可以有跑車的感覺,而且是長效型的感覺。 Ford Edge也不錯,只是感覺不一樣就是了(加上可能不是AWD.....所以性能上有點落差吧??)
再來講講2017 Ford Fusion Hybrid............台灣有沒有開始引進注重環境保育的hybrid車款我不知道,但是美國很多人都在開了,以Toyota Prius最多。 這個fusion hybrid.......慢阿!!!!!我的天阿!!!!4 cylinder的車子我是很久沒開了沒錯,Toyota Prius Hybrid我也不是沒開過(我同事有教我開也借我開)...............但是阿.......Ford Fusion Hybrid......真的是加速慢到一個我很感謝其他車子沒按我喇叭了!!!!!!.........這台車子必須要慢慢加速,不能用一般汽油車的加速力道......我試過.....那樣踩的下場就是.....你會更加灰心........我用一個算很重的力道,在我兩個車引擎系統下(V6 和 Turbo charged 4 cylinder,那力道算是可以在10秒左右把速度逼到60~70 mph (大概100~115 km/h),甚或80 mph.......................但是在這個hybrid.......10秒.....才剛剛要45~50mph....而且行駛中要想超過65 ph (大概110 km/h)......不採個5秒以上不可能的......一般就算4汽缸引擎,行駛中加速的話5秒也可以跑到快100 km/h
至於省油性的話,別忘了,電池模式只在低速或是非行駛狀態下(塞車,等紅燈)才會啟動.....而且又靜又慢...........你真正開車時還是在用汽油的,所以其實並沒有說省很多,算是省一點或一些而已。當然還是要看開車的人怎樣踩油門了。頭文字D裡面的"用加速油門來節省汽油"是個技術阿!!!向女性還有一些男性駕駛喜歡猛踩油門的話,就算是hybrid也幫不了你/妳省多少油了.........
以上只是個人體驗談。車子還是很不錯,但是就是低.....然後加速性很不佳.....但是平常也沒想怎樣衝刺的駕駛們,這台車可能會讓妳愛不釋手唷! 不過不建議計程車用這種車.....因為只有對司機有好處,慢慢來.....搭車的客人要是有點趕時間的話就會很受不了了!
============================================================
追加照片!
有幾特點忘記講了。這台車很意外地排檔器是用和Jaguar一樣的轉盤式排檔器。~~也好,這樣我對Jaguar的興趣度可以降低一點~玩過就好。中間的L是指低速檔。適合需要短程起頭衝刺或是爬坡用。切記,只有特別的望況才能用這個L,不然你會傷到引擎的----過速運轉。
這台SE是第二級(最低階是S)。所以沒有太多的華麗設備。但是可能因為是市場需求,這樣的車款也搭配了幾個以前舊款車不能在這個等級會有的設計。
1.獨立式溫度調節。駕駛和副駕駛有獨自的氣溫調節器和風口,不必依照一個人的喜好而忍受,可以各自吹想要的溫度。這台車還搭配有氣溫自動調節系統....
2.後座也有自己的吹風口。雖然沒有獨立的氣溫調節(一般是要在高檔次廠牌的車款或是一般廠牌的頂級款才有的設計),但是至少有追加的出風口,坐後座的人不會說像以前一樣要前座的人分享風口
另外幾個設計上我覺得很特別的是:
1. 見仁見智啦....但是油門按鈕完全不在車子裡面.....在門上....喇叭旁邊!!!還第一次看到這樣的設計.....???搞不懂。我還差點要打電話問怎樣揩油口蓋.....
2.中間的置物箱分兩層開關,我只是把她分開,實際上有兩個按鈕,可以分別開你要的層次。不錯的設計
3.副駕駛座置物箱有分上下兩層,可能哪取上會有點不方便,但是這樣的分層其實也不錯,駕駛可以分別放不一樣的東西。
4.後方置物箱也做分層.....只是這個設計有利有弊的感覺。好處當然是可以有個置物架分別放東西,但是當要去旅行或是去機場接送人,不知道能塞多大的行李箱了...
5. 這台車是免鑰匙啟動系統。不知道是否因為如此,所以連門板上都配有電子鎖。避免你的鑰匙不在身上時還是可以進到車子裡面。
6.以表板右邊以動態圖案取代一般的數字和柱狀圖表示耗油狀態。挺有趣的,開著開著還會去看看葉子有沒有長出來還是漂走了~~~~~不過我想這可能是個很嚴重的失誤設計......因為那動畫算是一種移轉注意力的東西,是很漂亮很有趣,但是行車中看動畫了解耗油狀態,很容易會出車禍的!!尤其是女性駕駛。 當你加油比較用力時,葉子會漂走,表示你耗油程度大,對環境影響也深。轉換成輕度加速的行駛方法,葉子會長回來,表示耗油狀態降低,對環境影響程度減少。
以上是對這台2017 Ford Fusion SE Hybrid的體驗。算是不錯,但是真的是......剛剛下班回來慢慢開,已經是在用汽油模式了,卻還是很難從45 mph加速到60 mph.......尤其是在開ECO模式下.......
還是那句話,Hybrid的用意並不是"省油",而是"減免不必要的耗油"。被業務和廣告講的天化亂墜之前先理解設計的動機和意義。車子要行駛,要有力氣,就得用汽油。除非你開electric car,完全吃電的車,那才真的是省油。但是相對地,你只能在市區開而且可能要天天充電。我同事就有買一台2手的Nissan 全電車,她很高興不必再擔心汽油問題了,但是卻有新的煩惱,充飽電只能跑最多100 mile(大約50多公里),所以她不太敢跑太遠的地方。怕沒電回家!雖然我覺得應該開車過程中還是會有儲能功能(動能轉成儲存電能)....但是我沒有真的開過,無法說明是否我的女同事是否有理解上的失誤。
Hybrid的設計只是減少3種狀況的耗油:
1.等紅綠燈
2.塞車
3.0速啟動/加油起步(紅燈轉綠燈時)
一般狀況下這種車還是用汽油在跑的,所以不要有錯誤的想法說這車比較省油。Hybrid車只是少花了些不必要的汽油,不代表開車時也省油。真正開車時也能省油的是ECO模式,或是引擎本身的設計(像是Mazda的skyactive引擎,就是把引擎本身就設計成節省能源/節省耗油)。很多最近3~5年以內的車子都已經配有ECO系統。KIA, Hyundai,Nissan, Honda, Toyota, Ford...等等都有這個設計。ECO模式開車才是省汽油開車,但是也沒有省很多就是了。Hybrid只是省下車子在滯留運轉狀態或ˋ很低的速度(25 mph以下,不到40 km/hr)時的油耗度而已。當然,在台灣因為底狹人稠,紅綠燈又常常很煩人的常,這種只能低速開又要停滯車陣很久的車況,Hybrid車無疑會讓你以為省下了很多汽油錢。但是別誤會了,那只是因為你還沒有機會真正開到這車子的4汽缸引擎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