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車也該來個「進擊的渦輪引擎」


待遇佳 wrote:
理論上小排氣量渦輪引...(恕刪)

這是NA改渦輪才會有這樣子的說法
理論上渦輪就是為了提高進氣效率設計的
如果還要另外增加供油的話那就白搭了
現在設計應該都是做稀薄燃燒 所以引擎溫度才會比一般NA高
如果有錯還請指教
其實之前就有學者對小排量渦輪引擎是否有更佳的燃油經濟性提出反思,

至少以目前的技術來說,優勢並不明顯,

但是ford願意將最新的技術用在國產車上,

至少是值得鼓勵的!
單車郭 wrote:
小弟曾聽過一個說法不知道正不正確:

渦輪車的工作溫度比NA車高
機油的更換需要更頻繁
引擎定期保養的間隔時間也越短

不知道這個說法有沒有錯誤
有誤請前輩指正

渦輪車的保養並不是看排氣量,而是看馬力/扭力,
比方說,若2.0渦輪達到約NA3.5的馬力/扭力,機油保養費用就和3.5NA差不多!

有多少的馬力/扭力就差不多那樣的保養費,渦輪沒法厲害到還能減少保養費用。
但渦輪排氣量減少可降低稅金,比同馬力/扭力的NA少些油耗,這樣就很爽了!
業代殺手,斷人財路!

多一個東西,就多一個故障問題點,況且還是個高溫的裝置...
不過渦輪增壓的貼背感若是用NA引擎達成,那NA引擎cc數可要大上不少...

當然,車商現在開始大量推渦輪,除了可以用小cc數推動車子達到"環保"目的之外.
想必那個渦輪也不像以前那樣容易掛點.(至少保固期內不應該會掛點)
切..M01真是臥虎藏龍,上次貼駕照,這次要貼VIP卡了..
ariete wrote:
因為內燃機無法永無止盡的降低他的輸出,但巡航的狀態所要消耗的功率就只要這麼多
多出來的功率就是浪費了,這時候VCM就會有用...(恕刪)

還有Miller cycle啊
Mazda Skyactiv系列汽油引擎就是用了Miller cycle
所以才能達到13:1甚至14:1壓縮比
但我猜因為實用性問題, 避免啟動困難, 用的並不是很誇張的Miller cycle
可能就算沒有Miller cycle也應當還有11:1~12:1的壓縮比
小弟年初買了一台渦輪柴油車
油燈亮時約62公升
跑的公里數落在1150〜850km(18.5〜13.7)

前者以高速公路多且路況佳。油門輕踏
後者市區多 走走停停 (還有怠速熄火)
如果全市區有600km嗎?

結論
雖然現在的渦輪引擎確實較省油,但也沒省多少
開車最耗油的時間是怠速、起步及拉高轉數

所以本人覺得開車環境及習慣影響油耗較多
528i油耗比較

同樣F10 528i,皆為八速自排,直六3000cc與渦輪2000cc油耗比較。

直六528i
平均10.5km/L
市區7.2km/L
高速公路14.1km/L

渦輪528i
平均12.7km/L
市區9.06km/L
高速公路16.42km/L

渦輪528i每公升至少都可以多跑接近2km以上,所以說小排氣量渦輪到底有沒有比較省油呢?
meridian wrote:
還有Miller cycle啊...(恕刪)

這大概是能夠降低輸出的極致的循環,不過一直降下去也是會熄火的
自爽無價 wrote:
請問節氣門關閉噴油要怎麼燃燒?

節氣門不是汽門唷,而且所謂的關閉也還是有旁通位置
要燒還是可以燒的
dss wrote:
請去看看熱力學
畫畫卡諾圖
就不會被廠商或雜誌牽著走!


所謂otto cycle也好、Miller cycle(或說Atkinson cycle)也罷,還不都是這個圖??
能提高熱效率的不外乎提高P(增壓),或是降低排溫(可以增加V,像Atkinson cycle)
如果又要增加P又要降排溫,那就是Miller cycle

Miller cycle能不能用Turbocharger??可以,但量產車上大多以Supercharger為主
因為Supercharger有兩項大優勢,一發動就增壓、增壓值不受節氣門開度影響等
這兩項對於低轉速可能熄火的Miller cycle來說很重要
渦輪要做到這兩點也不難,就噴油進去讓渦輪轉就好了
很多改裝電腦都有原地增壓模式,缸內直噴也有不少幫助
但噴油進去給渦輪轉這件事跟省油應該是完全牴觸的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