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yM wrote:
要你理解的是為什麼會被炮
不是因為車子爛
搞不清楚人家在開炮甚麼
還在那邊說人家甚麼以訛傳訛...
one ford?國外頂規是多連桿?
01是最標準的福迷專區,常常在各地方看到炮人家不是獨立懸吊
炮人家會翻車會開船???結果人家現在竟然要改成模組化底盤+獨立懸吊,車體剛性還要增加
雖然還沒上市,但國外確實這樣做了,這是在網路最被說嘴的一個問題
如果是說在砲什麼:
1.全球特規 (但這是謠言,第三波以後國家都推扭力樑,頂規ST LINE也一樣;one ford政策也不是指配備不能因應各市場需求差異調整,可以google)
2.不是全球特規,但國外就是有多連桿 (就第一波第二波上市的國家啊)
3.扭力樑操控性或舒適性差 (但是到發表前說差的人都沒開過,開過的車評都說不錯-->然後車評就被攻擊了)
4.這款扭力樑不差,但就是比多連桿差 (沒有人說扭力樑在操控和舒適上比多連桿好啊,頂多是說各有優缺點、也很不錯、表現不俗...等等,表現不俗又不是表現一樣,就像車評講的扭力樑如果90分,多連桿大概93分的概念,那正ST用上多連桿又有什麼矛盾?自創假想敵還戰得很開心)
5.costdown就是不爽 (看你是在乎實際表現,還是單純想要車上的東西是貴的,在乎實際表現的話繼續吵3、4)
6.多連桿是血統,不管啦就是要多連桿 (有這方面堅持我沒意見,不過別人不在乎又怎樣?信仰不同就要砲別人?)
7.這樣配一定賣不贏○○, (蛤?WHO CARES? 亂入的吧)
所以很多人戰不停但根本沒有交集,
就像這樓主題以訛傳訛應該是指3、4,結果你跑進來戰1、2。
每個人在意的點也不一樣,不是只有一種,到底在砲什麼,要看你是在說誰,
也小心不要把自己的意見當成所有人的意見。
如果是說為什麼砲,那原因一定很多種啊。期待落空 (不否認有6那種人啊)、相信錯誤或扭曲的資訊(像1那種)、受過傷(顧過路、出保被刁)、有討厭的人在福特工作、挾怨報復、利益關係、鍵盤專家、由愛生恨(買不起)、時間太多、為砲而砲、刷存在感、邏輯太差(自以為是)..等等,有在討論範圍內嗎?
凸01凸 wrote:
長安福特1.0跟1...(恕刪)
看了大陸的報價,可能mk4的多連桿和扭力樑成本價好像不超過兩萬...
不過臺灣的小市場,可能多開一條線,成本可能不只這些吧。
而且有沒有具體mk4多連桿和扭力樑的操作和舒適差多少呀?
但我看不太懂大陸的報價,為啥ST line比鋒耀多了ST套件,報價卻是一樣?
從對岸的鋒耀和鋒潮價差來看,360這套至少需要七八萬。
臺灣五門的三個報價對應大陸的三個等級報價應該是 (價差用台幣 4.6匯率)
67.8萬 11.98萬人民幣
+11萬 +3.22萬
78.8萬 12.68萬人民幣
+11萬 +7.36萬
89.8萬 14.28萬人民幣
ST line大陸報價哪邊沒加價錢,我搞不懂,先不談頂級款,
但為何1.5NA升到1.5T鋒潮,是對岸的三倍多價差?
只知道大陸車市比臺灣便宜,這種不同型號的價差也是正常現象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