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前(1998)的車款了,修車廠師傅都還讚譽有嘉
內裝算是實用簡約啦,和現在的新車款比,略顯吃力^^
所以,「車子的本質」還是很重要的
其他 內裝的豪華 電子設備豐富、便利程度,就看個人了
畢竟每個人對車的要求不同
有些人認為 車是家的延伸要有溫馨浪漫的感覺 有些人要求各項先進的電子配備
有些人要超大、氣派車內空間 有些人要求內裝豪華、炫、吸睛
有些人注重音響效果、隨身設備的整合 有些人注重各種電子輔助設備…
我是覺得,下一台車…也會和目前這台車的選擇原則差不多、可能樓主的考量點有相同之處
好開、安全、省油
操控性第一(主動安全性)、被動安全也很重要、油耗不要因為性能提高而過份增加
內裝簡單、實用、舒適
內裝一定要暗色系的才不會影響我開車的視線
配備簡單夠用、音響悅耳平衡、操作簡單直覺(我喜歡eyes on road的概念)、最好是旋鈕式的不容易壞
空間不要有壓迫感(我身高比較高)、行李廂空間夠大約500ml(所以我愛5D掀背車)
椅子舒適好坐、腳部和背部有足夠支撐、180cm的人膝部空間不頂到前座椅背為原則
外觀流線、耐看最重要,當然有設計感和辨識度更好
大台要大台的有道理、小台也要小台的不失車內空間的合理
電子設備愈少愈好
不要HID…後續維修都要整組換掉,以上千、上萬元計,太傷荷; 燈泡一顆才幾百元…多好啊!!
電子設備愈少、愈基本愈好,畢竟電子設備好用,但容易壞啊!!
…
其他的,就看車廠的誠意了,畢竟一分錢一分貨,要車廠賠錢是不可能的
簡單來說,同樣錢,我會願意把錢花在實用性和安全性上,
「車子好開、安全、久坐不累、毛病少」應該是最高指導原則
那些話題性的、高科技、偏向享受、炫、豪華、吸睛的,愈少愈好,
除非不容壞、價錢平民化、維修省
或是我變得有錢到爆(比郭子乾得最佳男配角、比許信良選上總統還難…哈)
不然一開始很享受,後面愈花愈多,修到賴得修放在那裡不知怎麼處理的
車廠師傅維修時太複雜、難度高,拆裝時已經很注意了,卻還是難避免的弄壞你的設備,造成糾紛,也不是什麼好事,人家賺辛苦錢,還要承受這些賠錢的風險,也滿心酸的
不然買了F牌,每天上車看到自己覺得"很醜"的內裝心情會好嗎?
不過要分享一下個人經驗,跟內裝無關

我家裡沒有T牌的車,所以我也很少有機會開神車
某次開朋友的CAMRY出去玩,回程到了每天下班回家的交流道
很自然地用平常開車的速度下交流道(時速大概80前方沒車的情況下)
但是換成CAMRY卻覺得怎麼傾斜那麼大

當下自己有點嚇到,只好放慢速度
不過我平常上班開的車是已經17年的Opel Corsa耶(沒改車)

神車避震很軟的傳聞當場見識到了
當下覺得我還是不適合開船在路上跑,也覺得以前錯怪了許多神車車主(並非全部喔)
以前覺得明明前面就沒車,為什麼要慢慢龜?後面一排車只能跟著慢慢走
自從那次以後我了解了

所以後來換車選擇了FOCUS TDCI(內裝不豪華,但好像也沒有到"很醜"的地步吧)
以上純粹個人經驗分享,沒有其他意思
樓主還是選擇自己比較喜歡的車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