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開到高速公路卻熄火且完全無動力(102.03.15晚上更新,近尾聲)


微風狂飆者 wrote:
若一部車子對於EMC...(恕刪)


這源自於歐洲人設計汽車和亞洲人在設計思維上就完全不一樣!

以日系車來說~我們內裝拆過很多款歐、日系車內裝!門板飾條都是能用貼的就用貼的,能省
下一顆螺絲,都拚命C/D成本。
歐洲車就完全顛倒的設計思維。
老外比較怕死,在安全上做足考量,車室內的門飾條,卡榫一堆,不但得拆門板,拆下門板
就以為從內就能解開,但事實上絕對會傻眼!
因為老外除了上螺絲鎖+墊片,還會打膠把它黏死........
亞洲人是能省一道施工,就拚命省!
老外是剛好相反~拚命加工!

車用電子設備的設計理念,也充分反映這種兩種不同地球村區域的天性理念上的不同!
歐系車的設計理念!
壓根就不希望車主去改動他,要改,就是只能改原廠搭配的官方改裝。
包括動力改裝,都不會是像我們土砲玩玩,找台灣工程師竄改一下晶片程式,就喊國外工程
製造、設計。
正確的動力改裝,是應該要像SAAB這種正規的。
都是晶片主機板、渦輪本體、排廢前、中、後段....等等整套設備通通都換成對應大動力提升
版本的軟硬體設備!
這才是正規的動力改裝!

早期1998年速霸陸整套連渦輪、集氣箱..等等全換掉的大改,也還比較走日規正統的性能改裝!
車友去改這種動力,隨隨便便就是燒掉20~40萬!

現在只是改改程式碼,就不要傻不巄冬一廂情願認為花2~4萬要有正規改40萬的水準!
操爛自己愛車比較快!
一切都是等價交換!

老外設計車子!
本身就不想讓車主去改這些外廠阿撒不入的東西!
產品有什麼,消費者就使用什麼。
設計的立基點,都是處在於,車子自我感知不斷回傳給電腦的數據如原廠設置,就代表車子頭好壯壯。
車子沒問題=乘客、駕駛是安全的。
相對,只要車子每天自我感知回傳給電腦的數據有問題,它就會判斷錯誤碼的產生。
必要時,就是寧願讓你顧路屌在路上,也不想讓車主繼續再開它!

它的電子類、動力上改裝擴充性,本身在設計上!就大異於亞洲人的設計思維!
他選擇了一條,設計者炒出啥菜,要消費自己判斷,客倌喜歡再去吃!
但不要上了它的美式餐廳,卻跟他要港式點心!
它就不理人了!

對汽車產品,國人還是得要慢慢培養亞太車款和歐系車兩種民族迴然不同的造車工藝上的理念不同!
莫要買了雙B~卻希望它能是凌志!!

就好比車友希望我能用歐版PUR的工法和原物料,能做出山寨FRP、ABS的流血價格!
我可能去跳101大樓比較快!!
或許有朝一日有大智者能辦到!
但眼前的我~還沒這個能力!!
將心比心!
我個人就不會拿凌志標榜盡乎苛求、極致完美這口號,來挑惕歐系車必須像日系能上各種電子花
樣設備。
因為我欣賞歐美設計上的工藝及理念!
我才會上它的館子,吃道地的歐美餐廳提供的西方美食!
這樣想~會比較豁達!客觀些!
車友去鑽牛角尖!就失去意義了!



哇細傑佛瑞 wrote:
偶並沒有為福特做辯護,只是就事論事,何必誣陷偶為護衛隊,又叫別人不要攻擊你....
偶在電子業工作10幾年,每種產品出貨本來就很難有100%的良率,不然就不會有RMA的存在
尤其是高科技的電子產品,幾千顆零件誰能保證每一顆都是好的?
難道手機、相機新買來就不會壞?
這樣的情況本來就是要靠產品的售後服務來補,副廠自身本來就要針對自家產品測試
root couse還沒查出來,不要單方面說是誰的錯
並非要客人做白老鼠,而是在問題發生後去想辦法趕快解決並改善
沒有神人能預見以後會發生什麼事吧,如果什麼事都牽扯到人命,那連騎腳踏車都有可能暴胎摔死,大家都用走路的好了
這種事別的廠牌的車也會有類似的情況發生,不要說的只有福特的車才會有



你在電子業10多年

應該知道車規與一般消費電子產品 認證與要求差異很大很大

不論是電子產品 指要是用於醫療 汽車工業 軍事

都應該比一般電子產品來的嚴苛 測試要求組裝品質都不會是消費電子產品所能及

你從業10年 應該不會不知道

不要拿手機 相機 來跟汽車比 一個亂搞頂多被Mobile01唾棄

另一個亂搞上路是會出人命的

搞清楚汽車上的電子零件車規與一般消費電子產品 是不能夠相同看待的

穆斯卡 wrote:
你在電子業10多年應...(恕刪)


我當然了解一般消費電子產品不能跟汽車工業比,用手機良率只是比喻所有東西並不是百分百完美
先前掌管最多人命的航空製造公司波音,賣了幾十台A380後發現系統設計上有問題,緊急召回所有飛機改善不是嗎
樓主的新車在歐洲跟大陸也賣了2年,很多大大也提供之前所碰到的經驗供樓主參考
今天不管什麼牌子的車在台灣賣,就如丫福大所言,多多少少都會有所謂COST DOWN,也許是台灣的消費環境所影響,也會有很多所謂的副廠配備供客戶選擇,相對衍生出來的問題就會愈來愈多。
我也開過NISSAN、TOYOTA跟FORD的車,樓主的情況我也會關心,等其結果做為藉鏡
只是在結果還沒明朗之前,我不會去亂下定論誰造成的問題,會反駁是不想被扣上護衛隊的帽子
Blog:http://tw.myblog.yahoo.com/jeffe945
穆斯卡 wrote:
你在電子業10多年

應該知道車規與一般消費電子產品 認證與要求差異很大很大

不論是電子產品 指要是用於醫療 汽車工業 軍事

都應該比一般電子產品來的嚴苛 測試要求組裝品質都不會是消費電子產品所能及

你從業10年 應該不會不知道

不要拿手機 相機 來跟汽車比 一個亂搞頂多被Mobile01唾棄

另一個亂搞上路是會出人命的

搞清楚汽車上的電子零件車規與一般消費電子產品 是不能夠相同看待的


請問是原廠該相容於副廠, 還是副廠該相容於原廠 ???
是大廠該相容於小廠, 還是小廠該相容於大廠 ???
是非必要加裝附屬品要相容於平台, 還是平台該相容於所有非必要加裝品 ???

簡單邏輯問題.
沒有任何東西是能100%相容...
可否請教大大,由於這輛車從上周日拖進新營廠後就連續待了六天直到今天,我是否能夠
要求福特提供測試報告(若能詳細版更好)呢?
因為我覺得花了六天目前卻只得到那三樣副廠產品導致車子事故,想說是否他們可以提供
較詳細的測試報告,一方面了解實情另一方面作為佐證。
謝謝您的回答。 ^^
微風狂飆者

微風狂飆者 wrote:
可否請教大大,由於這...(恕刪)


你就提出吧!

一般來說,有幾類提出資料要求,大廠也難以拒絕。
檢調單位
公平會
交通部
車測中心
消基會等等

你要要看,其他我不能多說啥哩

阿福的網宅 wrote:
這源自於歐洲人設計汽...(恕刪)

拆過volvo 850和nissan 霹靂馬的門板,卡損扣具數量是一樣的。
但是volvo用環保材質,很多零件時間到會自然損壞,nissan就沒自然損壞的那麼明顯,和你說的不一樣。
馬路上老日本車的數量比老歐洲車多太多了,歐洲車真的比較耐用?剛好相反吧!

阿福的網宅 wrote:
你就提出吧!一般來說...(恕刪)


謝謝阿福大的建議!! ^^
微風狂飆者
billion wrote:
拆過volvo 85...(恕刪)


850是多久以前的車了~

十幾年前的車!做得比現在的國產車還要優耶!
早年的Cefiro中控台還有分好幾層,連泡棉都會有!
現在國產日系車,頂多只有上半部軟膠!
其它全都是ABS~

拿明朝的劍斬清朝的官,別鬧啦!
現在都2013了!

別的不提~我們一窩都是日裕、中華體系的資深工程師和工程前輩!
因為台灣原廠的工程師,也都這方面的人才!
大哥您看不開!也沒辦法了!

前兩週跟這體系原廠專攻車身機構、結構的老前輩開會討論工程。
特地開去新竹接老大哥北上,他搭上Mondeo MK4~免不了我們搞汽車人的毛病,
他就在觸摸Mondeo 整個中控內裝,連排檔座都是軟膠,他都訝異不已。
我們就在聊亞洲製品,一年不如一年。

至於環保材質,買歐洲進口車,這是必然,賓士內裝,5~6年後一些旋鈕面板,都
會遇到環保材氧化的問題!
亞太和歐美的設計理念和用料上觀念本身就不一樣,不能去誤導消費者環保材質就是
差的。
站在地球村的角度,不是剛好相反!!
還是要清楚了解自己能負擔什麼產品,養不養得起。
能多點心力,就上油電、柴油車、環保材車款。

不應去曲解汽車產品用料的設計理念!

微風狂飆者 wrote:
謝謝阿福大的建議!!...(恕刪)


祝你順你解決哦!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