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福特銷售顧問,我對於福特後勤有話要說….

您真的是顧問嗎?如果是,連公司的顧問邏輯思考都如此,
那我真的建議大家別回原廠了,雖然我不是福特車主。

您的責任應該是對公司提出諫言,設法使公司做到讓客戶【無話可說】,
結果您是反其道而行,當起福特車主的專業顧問了。

冷冷士88 wrote:
我知道原廠的報價都比較高,但是哪一間不是這樣,如果有的話還請指正

就我所了解,toyota原廠的保養價格似乎跟外廠不相上下
所以許多toyota車主即使車子過保了還是很願意回原廠保養

冷冷士88 wrote:
如果連基本的配備都沒有,那你幫這些車保養都難保有問題啊
工具不夠齊全,硬幹只會把這些車弄壞

講到這個我就有氣
我是08年focus tdci,之前在原廠換柴油蕊,居然還把上蓋的油嘴轉到斷掉
(後來有拿一個殺肉的幫我換上去)
當時原廠技師還跟我說那個上蓋是消耗品,換過幾次柴油芯之後就要整組換掉,一組四千多
之後在外廠保養,他們使用專用的治具拆(如下圖),根本就沒有斷裂的風險

深深讓我覺得外廠專業度比原廠還夠

冷冷士88 wrote:
我有幾個朋友就是去外廠,搞到機件損毀

我是剛好相反,在原廠保養一定會站在旁邊看著技師做
因為幾乎每次回原廠保養都可以讓我抓到大小不一的包
不是螺絲沒鎖好、引擎飾板橡膠套弄丟就是浮報保養項目(有抓到過一次)
最嚴重的還有一次是換完水箱水,洩水孔沒鎖緊,水量一直少
還好我有檢查的習慣,不然引擎可能就沖掉了


冷冷士88 wrote:
福特在這一兩年的服務、接待禮儀、維修等都有進步

福特的車子的確做得不錯,安全性很高,c/p值也高
但就是後勤,我個人覺得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刪...刪...刪...刪...刪...刪...刪...
我本身是kuga車主,只能說福特的後勤素質真的是有待加強!
目前保養3次都不是很愉快!第一次在九和忠孝保養後發現駕駛座車門下方摺線處被A了一小凹,因為都已經離開保養廠了而且也不明顯,我也不想破壞原漆,所以就不追究。
第二次也是在九和忠孝,這次做保養順處裡駕駛座門內異音。結果異音沒處理好,門板皮革還被刮破兩個小洞而且還當作不知道直接交車,後來還是我自己發現客訴後才又回廠換一片新的內門板給我。
第三次保養我就不敢再去九和忠孝,改去土城建富。這次就沒有再帶傷回來了,不過還是要抱怨一下。我知道做這個工作手掌不可能多乾淨但是我只是去換個機油跟空氣濾芯而以,怎會前保桿一堆帶油的手印?而且也沒上保護墊。害我都開始懷疑左側大燈燈殼上的3條刮痕會不會就是技師腰上的腰包拉鍊刮出來的?
我上兩台車霹靂馬跟x-trail回原廠保養都可以安心的待在休息室。福特我再來就真的不敢了!

"這個車廠真的是不能讓車主放心"
aeies
認同樓主的觀點 我老爸有一台NISSAN QRV 開了15年200000多萬公里了 15年來每次都是回原廠做保養 東西壞了也是堅持換原廠 開到現在接手換我開整台車開起來還是跟新車沒兩樣 起步抖動什麼老車會有的問題都沒發生過 既然都花了100多萬買車 何必省那一點小錢在保養維修呢
應該要先證明你自己是不是真的福特銷售顧問吧
要不然一切都是空談沒說服力
講這麼多,這品牌我一輩子不會再碰…
我只想問一句,
保固期內是否原廠要負責修好
(有完整保養紀錄)

當年Tierra RS2.0手排變速箱三檔崩牙,
換了一顆老天王星的變速箱給我,
且是換完才跟我說用整修品..
還說啥已用過不能換新的,強迫讓我接受,
那至少修好我那顆吧..
換一顆一二十年的變速箱給我,這就是原廠的態度
我是2004年的Pajero,
先前駕駛座電動椅前後移動功能右側卡死不動,
原廠技師檢查說是鋼索斷裂,
但要整組電動椅座換掉,
開價兩萬多。

而到熟悉的外廠,
老闆想了想,
叫了一條BMW的電動椅鋼索,
修剪長度換上去,
連工帶料1800搞定。

如果是你,
你還會想去原廠?
看著看著。。
讓原先要入手KUGA 我卻步了
您這銷售顧問的一席話,看完後也只是想令人笑笑
機械零件到組裝到耐用先不管…光一句原廠SOP,請問你們的SOP怎來的?
首先汽車業界來說,用的大多是只上過幾次課或看過影片,看過拆解說明書PDF
然後你告訴我這叫SOP???
那你有沒有看過,維修工拿著說明書在客人面前一邊看一邊拆的。這樣叫專業??

要不是同事的車是買FIESTA 1.5那台,我還一直以為FORD很好!!!他幫我破印象了…
光看他的FIESTA跑原廠跑的比我勤就無言一大半了,之後還比我的福斯早賣掉…誇張…
他現在開WISH



覺得淘寶不好嗎? 話說一樣的東西,台灣才只是一個代銷的點
總部出貨要先砍一刀肉,然後進到台灣維修點要在補一刀肉
所以到消費者身上時,都不知道利潤疊幾層了

這位銷售,麻煩去暸解一下這體系吧。利益之大,大到可能超過你想像

買淘寶不是不對,只是不要買到用料太差的就好
光大陸汽車零件生產,以量來說。他們便宜很正常
至於耐用度? 光近五年來,所有設備供應商全核心移到大陸了
您覺得製程的參數及品質是誰給的?不然真當是製造公司自已有的參數及品質嗎?
他們可沒這麼勤奮一次擁有敵對或大廠的數據品質參考

更何況,一個消費端的銷售顧問提這種見解…
看了也只能搖頭,台灣不進步還退步
真的不意外,這思維再下去…
完全沒進步空間

加油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