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跟我說CVT是性能殺手?這是真的嗎?

CcCManCcC wrote:
我就說CVT不會用比DSG和PDK這種雙離合器省油來做比較


目前乾式DSG油耗表現僅與純手排系統相差2%,實際駕馭又不需要考慮駕駛人對手排操作的純熟度,因此節能性其實已經可以和純手排視為同級!雖然有扭力承受限制,但足以應付節能型小排氣量引擎,且製造與維修成本皆低,因此Ford也將推出自家乾式離合器六速Powershift,並應用在B級距掀背小車上,承受扭矩同樣為25.9kgm。


Golf GTI Edition 35配有2.0 TFSI引擎較原本六代Golf GTI的馬力向上調校25hp,最大輸出來到235hp/28.6kgm,0~100km/h起步加速只需要6.6秒,而最高時速則為246km/h的境界,這個亮眼的成績不負鋼砲之王美名。Golf GTI Edition 35將有手排變速箱和DSG自手排變速箱兩種不同的系統,手排變速箱綜合油耗12.3km/l,而DSG自手排變速箱綜合油耗12.4km/l,在油耗方面兩者相去不遠。


這兩段話~不是說手排跟DSG差不多省油嗎??


人生忙忙碌碌所追求的,大多是虛情假意,而所得的是無常和煩惱。
中和小黃 wrote:
從圖表來看,一般使用...(恕刪)


可惜主題在談性能殺手..

依照現在雙離合器越來越多

效能上CVT還是比不上雙離合器

妥善率問題最低的還是DSG

剩下保時捷的PDK..還算穩定吧...

福特,富豪用的那款..也滿穩定的

BMW也用雙離合器,不常聽見車主有什麼聲音

bebe123 wrote:
目前乾式DSG油耗表...(恕刪)


你應該等到有同款車同時出雙離合器+CVT兩款才能看到結果...

看實驗室上用自動油門+設定目標時速的樣子,才比較準確

CVT那麼好,BMW都裝CVT就好啦,何必裝雙離合器??!

MT是看人用..會用的換檔速度相當快,不會用的就慢慢換檔..不然就是弄錯時機換檔
可以很省油,也可以很耗油


比CVT更省 賓士最新7G-DCT雙離合器變速箱

賓士自己有用CVT..還要自己開發雙離合器...就能了解拉..!!
CVT真的超神的話..那賓士應該延續修改CVT的架構才對
PDK,DSG..這種東西一般人應都將其視為一種進化手排

跟AT、CVT傳輸效率跟本是不同的東西
inconceivability wrote:
PDK,DSG..這...(恕刪)


不管AT,MT,CVT,雙離合器..其最終目的都是

將引擎動力傳遞至輪胎

只是誰的動作原理較佳,換檔時機正確,較少衰退

CcCManCcC wrote:
可惜主題在談性能殺手...(恕刪)

看了一下CVT的效率
這篇2007年寫的是手排:97%, 傳統自排86%, 皮帶CVT88%, CVT toroidal 93%
過了這麼多年自排和CVT可能會更高
seamless AMT
CVT因為種類有不同會有不同的效率
像Nissan的extroid CVT就是用圓錐傳輸而不用皮帶或鋼帶
這樣傳輸效率應該會高不少
一些討論提到和手排相比
CVT的效率為92%, 96-98%, 甚至99%都有
當然那是討論可信度需再求證
如果差距不到5%
我很難想像一般人有辦法從實際開車上感受到!!
所以一直說CVT效率不好不知是從那來的觀念??
更別說手排實際操作時應該很難有理想換檔(我們又不是f1車手)

而雙離合器自手排DCT
以DSG來說
VW原廠號稱7速乾式DSG效率幾乎和手排相同
而和7速乾式比6速濕式dsg效率是較差的

CVT和DCT以現在節能要求來說
本來就都是發展的重點
但是傳統自排還有繼續精進的空間
所以各類變速箱本來就各有優點
都還會並存一陣子
沒有什麼淘不淘汰的問題

至於變速箱研發
因為各大車廠其實很多也都是委託專業變速箱大廠開發
如:ZF, Aisin
所以其實發展方向並不是單方面效率影響而已
像ZF本來不太想開發DCT
堅稱自排效率可達更高
所以8速9速自排就出現了
Cloudy Shiau wrote:
看了一下CVT的效率...(恕刪)


我只能說現在連賓士都要捨棄CVT開發雙離合器
總是有他的效益在



MT本身就是最直接的傳輸,損耗也最少...操作者我會覺得屬於外在因素



至於那種ZF應該是通用變速箱的製造商,絕大多數會用他們的
有點像機械錶的ETA機蕊

但是還是有些車廠還是自行開發變速箱
也許..開發完後的設計圖會交由專業變速箱製造商來代工



至於本篇因為再討論性能的問題
所以我只能針對性能方面討論

如果全方面考量..AT,MT,CVT的低成本也是車商使用誘因,雙離合器這種還需要一段時間,才有辦法壓低成本

Cloudy Shiau wrote:
看了一下CVT的效率...(恕刪)

那可以簡化成這麼說嗎:CVT打滑的損失(或時間)仍比自排銜接的空窗期相對的少

但CVT目前好像還是比較有動力對應的問題,好像還沒看到扭力30~40kgm以上的搭載實例
極限比較低但對應動力之內不是問題,而且也呈現出傳輸效率與油耗之間的正向關係

CcCManCcC wrote:
我只能說現在連賓士都...(恕刪)

提到ZF的例子
就是市售變速箱的發展設計
有時候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就是現有大廠自身的利益
很多新技術不見得不好
但有時只毀在現有大廠不願多花成本去開發

其實應該要問樓主什麼叫[性能殺手」
CVT因為扭力上限未突破
(其實DCT也有相同問題)
所以很講求性能的車款更本不會採用
如果沒用
那要怎樣比較??
如果就現有採用得來比
CVT怎樣都會贏不少AT吧??

inconceivability wrote:
那可以簡化成這麼說嗎...(恕刪)

我自己覺得不是
換檔過程損失所暫的比例其實我不清楚
我自認為不大(這還需查證)

變速箱我認為最大差異在於引擎和變速齒輪間動能傳遞的方式
如手排靠離合器(離合器片間的摩擦力)
而CVT靠皮帶鋼帶與傳動輪間的磨擦力
傳統自排靠自排油及扭力轉換器
至於後段的齒輪幾檔傳遞幾乎都是類似架構的
Cloudy Shiau wrote:
提到ZF的例子就是市...(恕刪)


贏AT不少沒錯
有時AT甚至連MT都贏不了

傳統AT效能真的不怎樣,所以大家都會喊省油買手排車

而CVT補強了MT換檔銜接落差,所以效能再提升...
如果給專業車手,再用上快排MT,CVT未必吃香

但是就目前科技來看CVT並不是首選
雙離合器連福特這種平價車款都肯裝了


賓士不是都有採用CVT了嗎?
他們也開發出雙離合器測試過比CVT還要好的(好像只有他們加目前有用CVT..又開發雙離合器,所以更好做比較)

如果CVT是首選,那他們大可以把研發主力放在增強CVT的大馬力/扭力對應



就CVT的原理,給他發展到對應更大馬力/扭力的形式
我想也不會比雙離合器最後來的優良

單純齒輪不容易打滑,除非你崩齒,齒輪的磨差面積也較小
而CVT是使用"帶"
早期皮帶..現在鋼帶
這種皮帶類的,多少都會有點打滑..這種打滑就會造成動力流失
而且摩擦面積應該也增加了不少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