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福的網宅 wrote:大多數人只會認為發言抱怨是因為不甘損失~及自己功課做的不夠多!或想"凹"免費的新產品!來要糖吃的!
小弟時在搞不清楚ford版打嘴砲的人還真多,
小弟之前發言還被人指著鼻子說我就是"不甘心"
小弟四月份要買車時告訴業代我不要天窗,不要電動座椅,不要DVD,不要定速
但是一定要皮椅,一定要恆溫空調,最好是米色內裝(以下敘訴為個人觀點,或許是多慮)
天窗: 怕漏水,怕車頂挖個洞強度不夠(買來只開過一次,為檢查異音)
電動座椅:怕常用馬達壞了很麻煩(交車時設定好,不曾再動過)
DVD: 開車時看片子影響行車安全
定速: 上次去試駕bluebird時,感覺不是很好用,又很少開高速公路
但是.....業代告知:本車系一率沒定速,沒米色內裝
而且要恆溫就一定有天窗有電動座椅,DVD不是旗艦版就沒有
所以只好買豪華型的比較符合我的要求,車子所須配備因人而異
在下不會為了新款的多了幾樣配備而在此丟人現眼,吵著要糖吃
希望你們這些在下認為是福特的代言人,看清楚po文者的內容
阿福大等你雙出搞定辦個展示會大家見識見識你看如何啊?
apg83n wrote:
...(恕刪)
沒辦法~這應該已經是台灣不良文化的一種!
職場上也很常見!
我們當老闆或當主管的對別人的產品策略意見都尚在聆聽及思考產品對策!
也常見到現在越來越多年青人純粹只因看不爽對方講的某些較刺激性的文字言詞!
拿著對事不對人的大衣~小主管就大喇喇的在會議上亂咬一通!
要不就是當老闆的自己不下海扮壞人~透過這些較不深思熟慮的角色!給他們點誘耳!私下承諾給與另一個某君一樣的職銜指揮棒棒糖!用來鉗制自己養的另一位主管!
沒腦的搖尾系統~便會很高興的丈著自以為正確的言行~在團隊中進行多頭馬車的演變!
也有這類老闆愛當白臉!再找人為他扮演黑臉!打開團隊那扇門~放條狗在胡咬亂吠~也不是沒見過!
被利用的人也因有權利棒棒糖~為其當條瘋狗都不自知!
也有沒看到事件真實面貌的人~遇到這類排擠問題活在痛苦之中!
有許多公司的內部資產~便是在"人"的問題上乾燒!
當老闆的又沒頭腦去應對!
大多每每沒獲利或企業經營不順!就是底下搖尾系統繼續用!然後要其做更多報表+報告+組織改革來做心安的!
至於什麼樣的話語有幫助才講!
這類的團隊伙伴不容易遇到!
但真的倒是常見這類~
我們投的是廠商的行銷不當~予以負評!
卻招致誤解!
看清事件的本質~我們也沒義務必須在口水版一一解釋我們到底訴求是什麼!
看得懂的自然看得懂!
畢竟這是我們消費者對廠商的一種聲音!
其他多出來的戲碼~都可以不用上演!也最好不予理會!
才不致越描越黑!

brougham wrote:
大部分的網友應該都沒...(恕刪)
辛苦做產品!
如果只是純粹把它當物品來賣!
那它一開始就應該把價格拉低!
我是認為MK4一開始運動旗艦訂價101萬!對比配備~是很合宜的!
況且它還是成本較高的渦輪柴引!又是壓電式噴嘴!又全車系日本愛信六速手自排!
可以說~以國產車來看!少有的高科技~在這部車上大項的都很有看頭!
然而~僅販售約3~5個月後~就不耐市場考驗!
開始降價喊很大!
這便代表~汽車產業業者的空間很大!
越昭然告知消費者~~我賺很多!
加上業者慣有的手法~配備每年吐一點!
有經驗的前車友~大都會觀望再三!!等業主把好康的配齊再進場!同時又殺很大!何樂而不為!
就經商來說~這些年來這品牌戰略有兩大弊端 :
1.自己大砍價=告知消費者業主空間很大,教會消費者要晚點進場買牛肉。
2.配備慢慢上檔,也無亦告知老顧客,晚點跟業主買。
我也是做產品的~如果不賺早市~搶頭香.....
產品越往後拉利潤越悽慘!
就商品對應顧客定位來說!
首先要綁的就是越早進場端最多錢的消費者!
這些客群養越大!公司獲利才會越豐!
雖然福特品牌勢微許久~
但~為何還是有消費者願意選擇最早進場~這便是消費者認同這品牌~這產品有這樣的價值!
建議六和產品策略~把牛肉全端在前面!
告知消費者~這是我的最大誠意!穩定首購客層!並打造VIP價值~才會讓品牌為公司賺進利潤!
後市客層喜歡撿便宜!
廠商現在也有在做!KD組件及線組等等!開採本地或大陸較廉價品降低成本!
另外~就是使用者付費!要便宜~東西便會少一些!
用以彰顯提早進場獲益最多牛肉的消費者!
也與手上經費較有限的客層加以區分!
讓客戶明瞭早市的價值!品牌才做得起來!
讓首發消費者在產品上享受到後端享受不到的尊榮!
公司也可以再早市賺進最多的利差!
但這種品牌做法必須有配套措施!
產品良率要高只是基本盤面!
後端售服及維修也必須提升到對應水平!
才會有整體品牌價值!
不然後端都爛爛的!要讓消費者彰顯尊榮!恐怕會被笑掉大牙!
等後端市場變小了!
壓縮到一個水平!為了維護車主的產品價值!
也不能將產品賤價大出清!
請學電腦部品銷到地三世界或東南亞地區!
清出倉儲及回收成本~甚至還有薄利!
(做品牌~這是不得已的事!因為降價賣給本地消費者~有一便有二!底盤全露光了!便無法操作品牌價值!)
總之~必須改變消費者進場時機的形態!
趁現在還有消費者願意在早市進場!將來品牌吸引不了早市客層~想玩~就等收山~玩不了了!

產品行銷舵手~就等同於同時扮演公司與消費者之間的資產操盤手!
這產品品牌如何越來越值錢~還是變得越發一文不值!
不月我多說什麼了!大家心裡有數!

不要讓台灣汽車變成寡佔市場~T牌獨佔局面!
不然真枉費我們首購或晚購車友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