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FA的簽訂與否...確實會大大的影響了...國內六大廠牌的國產/進口策略...簽訂了ECFA...到時候...不是你想選MIC或是MIT的問題了...母公司的政策...不可能兩邊都生產...相同規格的車款...兩條產線那麼近...可能轉變成只會生產...只在當地銷售的車款...像:柴油車TDCI...中國就沒有(在中國柴油是政府列管物資,沒開放民間使用)...這或許就還有機會在MIT生產...但是...也還是有機會在MIC生產...再進口到台灣...國內的車商...很有可能都變成..."進口""國產車"商...中國製造...台灣銷售...
Allen1020 wrote:像:柴油車TDCI...中國就沒有(在中國柴油是政府列管物資,沒開放民間使用).......(恕刪) 中國柴油有列管??印象中路邊加油站就有得加啊? 一般工廠用的也是柴油發電機啊!那邊之前柴油會缺貨是因為預期漲價心理,類似我們以前的紅標米酒,但好像沒有列管吧!
這麼說好了,要評估能不能國產化,除了考量國內市場需求量,母廠政策,還有雜七雜八的事情,以國內的需求量而言,就算回到50萬台/年的榮景,這款小車能佔多少share,且現在大部分都是KD件,成本較高,做台小車的成本,不見得會比做大車低,但是你賣的價格不能太高,不然沒人買,我覺得FORD是好車,但是回歸到市場機制,要國產化,真的有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