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積分:336分
文章編號:17611667
fonjohn wrote:
可否問一下(長久以來心中的疑問):氣候的平均溫度跟機油的級數有關係嗎?我的車子工作溫度大概都在90度(指針在12點鐘方向)引擎溫度應更高,如果台灣的均溫比其他國家多個十度,跟開車時引擎工作溫度比起來還是差很多不是嗎?為什麼說台灣的氣候比較不適合呢?就算不開車,機油停在引擎底部,平均氣溫對它的影響還是有限吧?!發問一下看看有沒有解答!...(恕刪)
如果您換了一次機油後, 一發動就不再熄火 (或是熄火只是為了加個燃料, 馬上又會發動), 一直開個 1 萬公里再去換下一次, 那麼機油大概沒什麼差別, 只要你的引擎工作溫度都沒超過機油本身的許可範圍, 以及引擎不會嚴重吃機油就好~
而會考量氣候問題, 其一是冷車狀態, 引擎也凍得像顆大冰塊時, 機油的流體性質是否仍然符合引擎發動及初期冷車運轉時所需, 這是大家較熟的機油抗凍能力問題; 其次, 還有溼度問題, 空氣中充沛的水氣 (例如盛夏暴雨) 也會逐漸進入引擎內部~ 大家平常比較注意談的都是引擎氣缸/燃燒室的進排氣問題, 但事實上, 曲軸室也會有進排氣現象 (活塞下拉跟上行都會造成曲軸室容積變化, 如果沒有類似逃氣孔的設置的話, 那麼活塞運轉會有阻力), 外部空氣會漸漸流入引擎內, 跟機油混合~ 如果再考慮經常塞車怠速, 走走停停的話, 積碳或燃燒殘餘物也會一直在機油中沈積...
您可以想像一下, 一顆引擎用 2500 rpm 定速跑高速公路 (假定 2500 轉為 100km/h), 跑完 1 萬公里大約要引擎旋轉 1500 萬圈才能跑完, 但若是 1 萬公里中, 只有 70% 是高速, 剩下 30% 都是塞車走走停停, 這樣算下來的 1 萬公里中, 只有 1050 萬圈的部分折合跑掉了 7000 公里, 剩下的 3000 公里想必不會只花引擎自旋 450 萬圈而已吧? 這也表示後者這 1 萬公里中, 機油所承受的點火次數也比前者多很多, 機油中的燃燒殘餘物也多更多, 再加上攪進引擎曲軸室內的空氣多為偏溼空氣的話, 都對機油的油質劣化產生影響~ 而且, 後者的情況也隱含了機油開罐後, 放置在空氣中更長久的時間~
個人積分:17分
文章編號:17817655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