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FOCUS 2012的懸吊好像退步了

ESC test 主要測試responsiveness & stability
而focus 的成績為
responsiveness criterion:
Lateral displacement (1.07s) 3,22 m (>1.83m)
stability criterion:
Yaw rate ratio (1.00s) 8,13 % (<35%)
Yaw rate ratio (1.75s) 1,75 % (<20%)

很明顯
focus過關過得很輕鬆

然而
這些數據跟懸吊有甚麼關係?
dss wrote:
Lateral displacement (1.07s) 3,22 m (>1.83m)
stability criterion:
Yaw rate ratio (1.00s) 8,13 % (<35%)
Yaw rate ratio (1.75s) 1,75 % (<20%)...(恕刪)

CT200h的ESC test數據
Yaw rate ratio (1.00s) 1,74 % (<35%)
Yaw rate ratio (1.75s) 1,48 % (<20%)
Lateral displacement (1.07s) 3,30 m (>1.83m)

CT200h橫移量3.3m比Focus的3.22m還大,代表切換車道的靈活度稍好一點
但是Yaw rate明顯的比較小(1.74 VS 8.13),也代表穩定度比Focus好"很多"
從影片也可以看出Focus阻尼不足,所以彈跳、晃動很明顯
這部分就跟底盤有關了不是嗎??

不過CT200h在台灣的雜誌的操控評價是不如歐系掀背車
彎道靈活度不足、底盤漂浮
假以時日台灣出現新版的Focus
身為德系血統,想必是獲得彎道靈活度優異、底盤沉穩的評價
ariete wrote:
CT200h橫移量3.3m比Focus的3.22m還大,代表切換車道的靈活度稍好一點
但是Yaw rate明顯的比較小(1.74 VS 8.13),也代表穩定度比Focus好"很多"
從影片也可以看出Focus阻尼不足,所以彈跳、晃動很明顯
這部分就跟底盤有關了不是嗎??...(恕刪)
Lateral dispalcement是測量1.07s時的值,只能說"有閃過",不能以此說哪一台比較靈活
同樣的
Yaw rate是在1.0s&1.75s時跟"自己的最大值"去比,並不是絕對值。自己參考有意義,兩車相比無意義

從兩台車的影片的確可以看出CT200h閃躲時的穩定度比Focus時好
從focus的彈跳、晃動或許也可以說阻尼不足
但其實在方向盤轉動以後
兩車的動態已經大不相同
不能以此判斷兩車的底盤好壞


dss wrote:
Yaw rate是在1.0s&1.75s時跟"自己的最大值"去比,並不是絕對值。自己參考有意義,兩車相比無意義


認同跟同車款舊型的比較才比較有意義,但是哪裡可以看到舊的偏移數據呢?

剛剛腦中閃過一個想法,有無可能 bosch 的 ESP 在反應上跟 ct200 h 使用的 VSC 設計在偵測速度跟反應時間差異等等,造成這樣的測試結果,如果可以統一用同一個系統,不知道車子會怎樣跳。XD

bulibi wrote:
有無可能 bosch 的 ESP 在反應上跟 ct200 h 使用的 VSC 設計在偵測速度跟反應時間差異等等,造成這樣的測試結果...(恕刪)
小弟相信focus設定ESP介入的時間點是比ct200h晚了一些,但這僅是臆測
dss wrote:
Lateral di...(恕刪)

以NCAP的標準,這兩台車都是PASS,因為只要在1.07秒的偏移量大於1.85m(約一部車寬度)
但是在同樣時間內做橫向閃躲並有更高的偏移量
不也代表著側向加速度較大嗎??
當然,側向加速度的大小跟輪胎等級有關,我沒有仔細研究這兩車的胎
且側向加速度較大也只能反映是極限較高,我下了較靈活的結論的確有誤
至於Yaw rate應該算是一個絕對值吧......
代表著Yaw的改變率
以此來看,Focus的確是車頭指向快速,CT200h則是極為穩定
Focus車身的晃動其實也可能是ESC作動不夠平順造成的
馬三測試影片
馬三有測ESC OFF,在重心轉移到前輪的時候晃了一下
而ESC ON的時候也是晃呀晃的
>RC (C.Y.S.吉祥物®©)
>為何會舉腳?
>簡單的回答就是 :
>這代表車身剛性十足
>軸距短加上配胎抓地力強
>才有可能舉腳

>如果車身軟的像個紙盒(趴在地上)
>再配上肥皂胎(無法提供足夠的側向G值)
>是無法做出舉腳的動作

>當然以上在長軸距的房車是看不到的

以上是我在FSC詢問得到的回覆
請各位參考分析是不是正解
gwofeng wrote:
為何會舉腳?....(恕刪)

不完全對
只要是重心轉移到前面時,外側前輪的壓縮量大於內側後輪的伸張量時
內側後輪就會舉腳
所以一般來說,後面是非獨立扭力樑或是防傾桿設定比較粗的車
因為後輪的伸張量受到懸吊設定的影響會變得很少
所以內側後輪就會舉腳
gwofeng wrote:
>如果車身軟的像個紙盒(趴在地上)
>再配上肥皂胎(無法提供足夠的側向G值)
>是無法做出舉腳的動作....(恕刪)

跟車身剛性沒有太大關係
基本上Yaris或是Vios原廠未改就可以舉腳了
這兩台車就是肥皂胎還可以舉腳最佳反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GPNY8qQSeM&feature=mfu_in_order&list=UL

這樣來比較看看
小佛的轉角比較大比較活潑
但的確看起來比較不穩定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