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TY2014 wrote:
看到網站上提到16...(恕刪)
1. ST Line是18吋, 不是19吋.
2. 配扭力樑或是獨立不是這樣算的, 更多的是未來的產品規劃以及市場考量. 不是拿掉甚麼就可以加上甚麼那麼簡單. 獨立的成本應該也不是一個尺碼的輪圈就可以換的
3, ST Line換成17的圈, 那ST Line都不像ST Line , 變成畫虎不成反類犬....
4. 硼鋼不硼鋼, 差別在於直接的安全性. 賣得好不好就看消費者要不要這一塊, 也不能說跟賣得好不好無關. 如果消費者都要這個的時候, 他就是賣得好不好的重點了.
以上只是中性的討論而已...
坦白說, 這次福特的ST Line我覺得規劃的很好. 只差點小細節. 那就留給他以後慢慢擰毛巾加上去.
福特的敗筆在於中低階的配置. 甚至高階四門也有改善的地方.
例如, 為什麼不利用他的流線線條給個甚麼空力套件的, 把輪圈直接加到17.
好家庭男人也可以來點點野性不是嗎?
回過頭看看市場銷售量, 市場銷售量不是在產品上加甚麼減減價格就可以改善的.
更多的是市場的經營(企業形象, 品牌形象, 客戶體驗, 售後服務, ................)
要期望一個產品改變整個汽車市場生態是不可能的.
豐田已經抓到台灣汽車市場的大部分人口味.
反倒是其他車廠要抓的就是一邊挖大部分人的市場之外,
還要為持自己的產品獨特性跟市場.
這都是每家公司主事者經營的策略跟未來整體的規劃.
台灣市場不大,
福特是一個全球大企業.
台灣在這方面嚴格講是賣方市場, 他給甚麼, 我們拿甚麼.不要拉倒...
國產車要全速域的ACC, 眼下就買福特, 不要福特, 就看別家的半套(未保未來升級)...
市場就是一個戰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