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代福克斯賞車有感

一般國產車頂多用到高鋼性鋼材就很好了..

更別說用來製造坦克車跟裝甲車的硼鋼材料..(VOLVO也是用硼鋼)

熊蓋站-讓您去哪都方便 http://114.35.62.174/
TYTY2014 wrote:
如果如同方大的認知,...(恕刪)


避免造成網友誤會!
本人不得不聲明:

我跟你沒共識!
我跟你沒共識!
我跟你沒共識!

因為很重要所以要說三次!
看看今天神車的訂價和配備,看來當初這一版一樓的建議是沒錯的,直覺福克斯要更加油了!

福克斯,真的花太多力氣在扭力樑上面了!


高雄苦瓜 wrote:
避免造成網友誤會!...(恕刪)
TYTY2014 wrote:
感謝很多大大的少少幾層樓,在硼鋼的問題給我了很好的解答!

在01各車廠討論區中 就屬ford最熱衷車體結構被動安全的研究與討論 如果真有硼鋼使用比例位置的疑義 遲早會被鄉民發現 這時便看台福的處理方式 希望福特這個國產車廠能繼續引領安全的潮流!
看到網站上提到16吋胎升級17吋要加價4萬!

也看到很多人說ST LINE的19吋胎不舒服!

你不覺得福特很好玩嗎?

🤔️如果把ST LINE的19吋換成18吋胎,那扭力樑換成雙A臂的成本不就有了嗎?甚至換成17吋胎,不是連天窗的錢也有了!

所以當對硼鋼瞭解了以後,本來就不是重點,畢竟車身材料和結構是整體考量的!賣得好不好,根本不用看到這裡!

aquaeuro wrote:
在01各車廠討論區...(恕刪)
TYTY2014 wrote:
看到網站上提到16吋胎升級17吋要加價4萬!

也看到很多人說ST LINE的19吋胎不舒服!

你不覺得福特很好玩嗎?

🤔️如果把ST LINE的19吋換成18吋胎,那扭力樑換成雙A臂的成本不就有了嗎?甚至換成17吋胎,不是連天窗的錢也有了!

所以當對硼鋼瞭解了以後,本來就不是重點,畢竟車身材料和結構是整體考量的!賣得好不好,根本不用看到這裡!


謬論大師,不是重點你管他用了幾%?現在又管他賣得好不好?
還有,你資訊錯了喔,不是資料都網路上看嗎?你是上到什麼怪網站?我懶得告訴你錯在哪,全站大概只有你會錯。

連資料都不看清楚就在鍵盤,你也太扯了。
麥司,

別到每棟樓都一直批評,不論你是不是福特業代,到處批評的人,是不利於你的專業身份的建立!記得下次在別人希望您給建議的時候,在能力範圍內,多給些正面能量!

話說回來,至少我有把握,這棟樓的一樓,我2/17的發言,到目前都是中肯的!歡迎您回頭再看一看!

麥司 wrote:
謬論大師,不是重點...(恕刪)
TYTY2014 wrote:
別到每棟樓都一直批評...(恕刪)


沒有捏,只是反駁你們這種不斷用謬論跳針的人而已。

你們這種人很多,怪我嘍?當然要不理也是可以啦,但就一天到晚看你們謬論跳針洗版,煩不煩?

批評的對,我就沒意見,但像你這種一天到晚用錯誤資訊、腦補情節和神邏輯胡扯帶風向的多的是,你們這種的除了煩有什麼正面能量?

其實我覺得你們這種是沒救了,我也只是殺殺時間而已XD
麥司,

在論壇裡,每個人說說自己想法,真的有什麼對錯?

您可以參考一下,211樓214樓,大家發表意見的態度!

相對你的態度,您不妨想想您真的比大家都厲害?真的這麼有資格批評別人?

所以我誠心建議您,多發表自己的意見,少評論別人,說的對,自然支持您的人就多了!

建議你回頭看看這棟樓吧!我有好多次希望您提供些意見看法,同時間很多網友,提供很多寶貴的見解!但是,您好像也說不出什麼道理,只有批評!


麥司 wrote:
沒有捏,只是反駁你...(恕刪)
TYTY2014 wrote:
看到網站上提到16...(恕刪)


1. ST Line是18吋, 不是19吋.
2. 配扭力樑或是獨立不是這樣算的, 更多的是未來的產品規劃以及市場考量. 不是拿掉甚麼就可以加上甚麼那麼簡單. 獨立的成本應該也不是一個尺碼的輪圈就可以換的
3, ST Line換成17的圈, 那ST Line都不像ST Line , 變成畫虎不成反類犬....
4. 硼鋼不硼鋼, 差別在於直接的安全性. 賣得好不好就看消費者要不要這一塊, 也不能說跟賣得好不好無關. 如果消費者都要這個的時候, 他就是賣得好不好的重點了.

以上只是中性的討論而已...

坦白說, 這次福特的ST Line我覺得規劃的很好. 只差點小細節. 那就留給他以後慢慢擰毛巾加上去.
福特的敗筆在於中低階的配置. 甚至高階四門也有改善的地方.
例如, 為什麼不利用他的流線線條給個甚麼空力套件的, 把輪圈直接加到17.
好家庭男人也可以來點點野性不是嗎?

回過頭看看市場銷售量, 市場銷售量不是在產品上加甚麼減減價格就可以改善的.
更多的是市場的經營(企業形象, 品牌形象, 客戶體驗, 售後服務, ................)
要期望一個產品改變整個汽車市場生態是不可能的.
豐田已經抓到台灣汽車市場的大部分人口味.
反倒是其他車廠要抓的就是一邊挖大部分人的市場之外,
還要為持自己的產品獨特性跟市場.
這都是每家公司主事者經營的策略跟未來整體的規劃.
台灣市場不大,
福特是一個全球大企業.
台灣在這方面嚴格講是賣方市場, 他給甚麼, 我們拿甚麼.不要拉倒...
國產車要全速域的ACC, 眼下就買福特, 不要福特, 就看別家的半套(未保未來升級)...

市場就是一個戰場....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