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xel Lee wrote:
新東西有新東西的賣點...(恕刪)
也是啦!

但~我個人是覺得~能這麼玩的!只有牛頭!
潺溺品牌!恐怕難度非常高!引進末世代車型!得有幾個條件-
1.品牌光環大
2.後端售服維運口碑佳
3.市佔率高的潛在客層
4.車體設計並不亞於下一世代任何品牌車
5.配備豐富
6.進口車賣國產車價
7.........................
牛頭的RAV4 2代~只有第4點稍弱了些!但體態不致老態龍鐘!!
引進國內開盤價80幾萬!再加上優惠與民俗月等肥羊拚命端的促銷!
實際成交價~我是沒去多了解!但以CAMRY台面下也是一出手8~10萬+3萬政府補助款!牛隻也是很大隻!

這價位~很難不誘人!況且~它還是日本進口來標榜!

回頭看KUGA-
世代末期引進得面臨的幾項劣勢 :
1.產品亞洲自排系統建置緩慢!其售價以歐元兌換台幣!引進台灣即便流血價!淋螂滿目的配備搭起來!
也很難賣到100萬以下!

2.市佔率低-引進數量少!成本高!潛在客層數沒及對手!
3.品牌沒有光環
4.後端....!找對經銷上天堂!找錯經銷下地獄!.....還是得再努力!**請徑自看罵大和以前服務福特的車友對白!!

優勢 :
1.外形世代夠時尚前衛!不易退流行!
2.優質底盤
3.柴引動力
4.小型SUV市區穿越及使用便利高
5.用料不俗的材質選料
怎麼說呢!

並不是想觸它霉頭!
它可是我對福特近世代來最愛的車型款!
08年我要買車時!多希望能買的會是它!並非大蟒!
福特車的消費客群~畢竟與牛隻不太一樣!
客人比較挑!
就像您說的 "豐田潛客沒幾個像FORD潛客這麼精,國外啥時出了什麼新車都一清二楚"-
所以~不幸的福特!目前品牌光環便是比人弱!市佔比人差!
後端經營確實很需要跟牛頭看齊!
但產品引進老世代!!
這仗真不知道怎麼打!!
如果有這樣的能耐!
也不需要討論進不進~或何時進的問題!
現在展間內的各車型~就有不錯的產品力!也該賣到爆!
可惜~福特不是那條牛~要真引進末世代產品有樣學樣!恐怕只會自招其禍!!

我是覺得~
六和還是得多要求母廠!多正視亞太地區柴引對自排系統的需求!
如果旗下柴引車型沒自排系統搭那也便罷!
明明大蟒有愛信6前速!小佛有雙離合器!
產品編成建置~母廠就是慢慢來!
等世代都要過時了才在出具自排搭配......看了很為其心酸!
Axel Lee wrote:
新東西有新東西的賣點...
2011年甚至更晚引進,或國產化KUGA有沒有機會?
個人認為雖然「KUGA」這車名在當時雖已不算新
不過只要端出該有的牛肉(how about TDCi or EcoBoost+POWERSHIFT?)加上FORD該有的售價
還是很有機會
而且
說不定當時的KUGA和我們現在看到的KUGA會有些不太一樣...
(恕刪)
1.雖然聽到Kuga不引進,但是心裡其實是希望福特給大家一個驚喜~~~

那就是在今年年底車展時,真的引進一部Kuga展示出來給大家驚艷一下,"製造話題"、"揣摩民意",試探水溫一下看一般喜歡她的車友對於Kuga的反應。
2.在今年節能安全駕駛體驗營時有聽到一些觀念: 以後消費者要買到一部造價70~80萬的歐系福特車便宜又大碗是不可能的事情了,歐系車的造價成本結構和日系車是不一樣的......
Kuga或許現在不引進,但是未來評估後或許有機會,錯過2010年變成已經下線第三年的車了,大不了評估引進下一代的改款車。的確,柴油引擎少了搭配自排變速箱,對於手排車是寡眾市場的台灣用車人來說確實少了吸引力,這的確是當今台灣的用車環境相較歐洲很不一樣的。若是將來能引進,除了ABS+EBD+ESP不可少一定要標配外,雙安氣囊之外最好有側窗安全氣廉而且也是標配,畢竟休旅車發生翻滾的機率還是高於一般轎車。
但是隨之而來的就是敏感的車價問題! 當初聽到的價錢也是在100萬上下,只是安全性的標配多了之後,又會是多少?
3.至於TDCi引擎和Powershift變速箱的動力組合: 去年11月底12月初Focus TDCi Powershift剛上市時,曾經和我的那理級老業代討論這個問題也告訴我一些訊息,Powershift 變速箱不好! 動力都鎖住了~! 有車友不是說過: Powershift變速箱好像被加封印一樣,沒錯! 這是福特請原廠調教出來的,答案很簡單: 真的就是..TDCi 引擎的扭力太大了!
開過Focus 進口手排就知道,那個大扭力要完成超車兩三秒就輕而易舉達成! Focus只配205mm的寬胎,到了大莽推出配上235mm的寬胎,在高速公路上要超車或再加速都還游刃有餘! Kuga 我如果沒記錯的話是配上245mm輪胎,如果引擎有大扭力,相應地輪胎沒有配寬一些,抓地力會不足車子會容易失控~,以上是當時的談話紀要。
4.Escape 雖然世代老舊但是善加改款仍然是有他的利基和商機,福特應該也會面臨產品老化世代交替的問題,Kuga雖然若要引進時機或許晚了,但是產品仍然會有他的利基存在,只看到時候要如何調配他的配備,也反映出一般消費者可以接受的售價,我想應該還是有可為。
休旅車雖然在能源耗竭的今天被戲稱為耗能怪獸,但是如Axel Lee大所說,RAV 4能賣得好,那是知悉消費者的需求知己知彼所致,休旅車還能有一定的銷量,顯然在台灣還是有市場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