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f wrote:
Nissan是品牌形象及R車的排氣量尷尬,造成車子賣不好,所以加點賣點.
品牌是多年一點一點累積起來的,賣不好要檢討,不要罵使用者.客戶要的規格才是規格.
一天到晚講使用者不懂規格,是不是搞錯方向?
規格有design out與customer in兩種, 業務碰到母廠開的規格不符合當地市場, 要反映市場需求,但是養一堆人攻擊謾罵,被人看破手腳時, 品牌形象反而降低.
台灣電子業很多都重視規格,但不重視品牌,所以只能當佃農,幫國際大廠代工,這個觀念要改變. Toyota花時間做行銷,精確定義規格與價格,良好的品質與工廠管理. 豐田管理在全球都出幾百本書來討論了.其他品牌做了甚麼實際的事可讓別人學習哩?
真的不能再同意更多了
車子真的還是要看本身的造車技術
車子本身就做的爛 等飄移了再靠電腦控制又能做啥
街上的運匠幾乎有一半是開 T 牌神車
甚麼循跡與動態穩定控制對他們來說到底是甚麼
他們不懂車?他們不愛惜生命?他們在路上的時間比你少?你們的價值觀比較高尚?
隨便一個一年都六萬公里起跳
對我這種上班族來說,車子的用途對應功能性,如都會小車或是休旅車
再來看外型與內裝空間、然後是節能以及保養與維修價格
有多餘的運算再去考慮循跡那些等等等
氣囊再少也比摩托車或是行人安全了
走山這種死亡交通事故開坦克也避不了,巡跡等等的......
有錢誰不想買 V60,安全配備都不缺、看到人還會停下來勒
有些品牌的車子把前後重量比控制得很好,讓前面不會過重,增加過彎時的穩定性
例如本田的喜美
這不是你隨便拼出一台車然後加一個 ESP 就可以搞定的事情
台灣的路有很寬嗎?電腦真能把你的打滑救回來?
灣汽車消費者基本上是可以認同的!!!
日本豐田汽車的【標準】: 美國 2013 TOYOTA RAV4 全車系【標準】配備:
雙前座安全氣囊、
雙前座安全側氣囊、
駕駛座膝氣囊、
副駕駛座椅內氣囊(Seat-cushion airbag)、
前座及後座滾動偵測氣簾、
VSC車輛穩定控制系統、
TRAC 循跡防滑系統、
ABS 剎車防鎖死系統、
EBD 電子剎車力道分配系統、
BA 剎車輔助系統、
SST 剎車優先系統、
TPMS 胎壓監測系統、
WIL 雙前座防鞭甩效應坐椅、
晝行燈、
倒車影像輔助系統
另外美國豐田公司已經將六項駕駛輔助系統整合成一套Star Safety System,並將其配備在【每一台豐田車】上。這六項包括:
VSC車輛穩定控制系統、
TRAC 循跡防滑系統、
ABS 剎車防鎖死系統、
EBD 電子剎車力道分配系統、
BA 剎車輔助系統、
SST 剎車優先系統。
Star Safety System,這行字就代表六項全包了。
如果以豐田美國 2013 TOYOTA RAV4 全車系【標準】配備做為標準,台灣福特 Kuga 1.6 最便宜的基本
款還缺少了
1.副駕駛座椅內氣囊(Seat-cushion airbag)
2.前座及後座滾動偵測氣簾
3.SST 剎車優先系統
4.TPMS 胎壓監測系統
5.晝行燈
6.倒車影像輔助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