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8100 wrote:哈 ...(哭哭)ST Line 跑高速一級棒(路平的關係)跑華中橋的橋面接縫、連續白色減震條,會好想哭。 這種減「速」條尤其又是直路上的,造成你想哭的感覺跟扭力樑有什麼關係?如果真的想哭也應該是因為stline從胎框到懸吊本身就較運動化吧?你對扭力樑已經介意到要它背鍋的程度了,不如趕快賣掉,現在缺車你里程又少,現在賣掉不會虧太多,把錢拿去買有雙A臂的車款選中階的應該不用再貼錢搞不好還有找,從此上路幸福快樂不用再糾結於後懸吊,無價。
chiaye1220 wrote:很多車友都聽進去了所以沒買這就是為甚麼新focus賣輸舊Altis...(恕刪) FOCUS MK3、MK3.5都是多連桿,他們新車哪一年哪一個月賣贏過扭力樑的ALTIS!!當然"多連桿"超棒,但是有沒有多連桿不是賣輸ALTIS的關鍵!!新ALTIS即使不需要雙A臂也是第一名,不然愧對神A之名!!
rf8100 wrote:我幾乎每天都要走「中和」連結「萬華」的華中橋,橋面接縫把這一台MK4後扭力樑的缺點突顯到非常清楚。 rf8100 wrote:哈 ...(哭哭)ST Line 跑高速一級棒(路平的關係)跑華中橋的橋面接縫、連續白色減震條,會好想哭。 我有點疑惑扭力樑比較為人所詬病的點是單側經過較大起伏路面時會連帶影響到另一側除非是剛好變換車道,不然通過橋面接縫或白色減震條都是兩側一起通過不是嗎?造成您想哭的原因應該是因為ST-LINE運動化的設定(車高降低10mm、懸吊彈簧增加磅數、減震筒加強阻尼及襯套強化)及18吋輪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