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cjb wrote:
2021 CRV 小(恕刪)
Kuga MK3大改款後,已經走像類似保時捷Macan跑車休旅型式,與舊款較垂直背後窗與略方正的都會休旅有了整體上的市場改變。
個人覺得以Kuga MK3造型上的走勢,市場國產唯一近似且走向Sport定位路線,只有Luxgen U6也在水野團隊的設定與底盤動力調教上,市場區隔較一致。
KUGA MK3與CRV MK5的市場差異有越來越分眾的趨勢。
目前以最大屁股SUV都會車來說,CRV MK5無疑是最大咖稱的,最會裝。
但個人不是很支持台本摳著配件售價定位又比它牌車貴上10萬左右的空車實際入手價的策略,好歹也要補齊左右兩側的盲點+基本的倒車雷達,但台本銷售策略,經常都是列為加價選配。
相較下,不論在實際購車價差異很大,配備的奇檬子也差很大。
當然,本田經銷總是說會買我們家的車主不缺錢。
真不缺,就去買台灣總代的雙B啦,水貨雙B都會沒得混。
會做出這樣的選擇,就是想把現金多摳點在自己手上。
而就以身在汽車產業開發製造多年的角度,單車身塗裝,福特六和的生產還是很令人豎起大拇指的,沒有本田、鈴木這些新車不滿半年鏽蝕的問題,這會讓旗下經銷商很頭痛,又難以根絕。
日本進口,我是一點也不覺得有比台灣日系車國產好到哪,在產業內,都是笑笑代過。
像車頂鈑金蒙皮,國產鈑料厚度從90年代0.8mm,現在降到0.6mm以內也就算了,連進口也是一樣,洗車時根本手掌連壓都不能壓,洗個車,稍微撐到就"貓"了,最近開發國內最熱賣的日系休旅一哥,三天兩頭自己洗車,車頂根本不敢摸,跟去年底我開發Altis MK12套件、2015我買的本田Fit MK3一個樣,摸不得,再小心,都還是常常凹,老是要跑無痕鈑金拉回來。
前擋風玻璃也是很讓人搖頭。
自己的Mazda 3,開快點敲到就裂,想說Altis MK12會不會好點,開1台汽油+1台油電,兩台全中全裂。
現在的汽車,因為設計關係,前擋的曲面越來越大、2~2.5mm厚度都太薄,看來看去,國產車大概也就福特比較厚,KUGA的雙層膠合前擋厚度都很足。
而這些造車細節,福特六和不論在鈑件用料,都很紮實,但產品不會自我推銷跟車主溝通看不到的地方有甚麼與競品的差異化。
如果是我,我大概把市面品牌競品車體全剖一台,一字排開,來論述自家好料用再那些看不到的地方。
開這麼多車上路,ACC配置的道路偏移修正系統,開Altis上路3個多月,這系統坦白說,一階的,有跟沒有一樣,常常放手測,一路輾過白線還是傻傻的過去。
試開T-Cross,就非常精準,調教很聰明。
許多系統,車廠或許通通給,但了勝於無,給的不足。
例如CRV MK5這一代比上一代沒後保內鐵好,但也不是美規目字斷面,MPA值超過1500來到棚鋼級數,國產只是普遍的單面鈑材,粗壯度差異很大,一樣被背後缸到,很難跟KUGA的粗勇耐衝擠。
但看得到的地方,CRV MK5是做得不錯的,除了像貨車般的NVH隔音。
品牌是比福特給國人的既定想像美好的,但再讓我選一次,我還是會買KUGA,即使是老酷都好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