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新訊】Ford Tourneo Connect 確認於3月4日發表上市,進軍七座商旅車市場!

如果沒有布丁狗,這台很有特色;
但在布丁狗面前,就算兩輛搭載同一顆引擎變速箱,這台所有書面數據都輸布丁狗,福特六和很難凸顯這台特點。
這台跟berlingo相比
動力差(馬力120vs 130,扭力27.5 vs 30.6),加速性差(0~100 13.2 vs 10.5秒),油耗差(18.8 vs 20km/L),靈活度差(回轉半徑6.1 vs 5.76m),車長變長(4.82 vs 4.75m)但行李空間變小(322 vs 850L)
在歐洲年銷量大約是泛布丁狗的九分之一(一萬多 vs 十萬)。
有特色的產品,才有堅持小眾市場的意義;在布丁狗面前,又感覺不出來Tureno特色在哪裡。
與其造一款所有書面數據都差,銷量又遠輸布丁狗;
不如就學toyota proace city/新飛雅特doblo,跟berlingo共構,跟PSA買成車來改車頭跟內裝飾版。

Andy~牛 wrote:
法系車在台灣妥善率墊底,在福特未公布各項細部細節之前,
想請問你的"當然買布丁狗"的邏輯從哪裡來?

依序討論berlingo妥善率,berlingo及Tourneo Connect在歐洲及美國的銷售數量,副廠零件取得,及在台灣的技師熟悉度,並比對出berlingo優於Tourneo Connect之處。

berlingo妥善率:
現在的法系車已經不是早年用AL4變速箱的法系車,自從psa改用愛信變速箱之後,變速箱問題已經少非常多,動力比CVT更飽滿。
扣除AL4之外的妥善率已經好很多,至少我的手排xsara唯一一次顧路是汽油幫浦,汽油幫浦在日系車也會發生故障。
就妥善瑕疵而言,這代berlingo所有四件招回
A12/01160/20:載重超載時,惰桿受力過大
A12/00344/20:安全帶緊束裝置未達設計功能
A12/00034/20:方向機未達設計功能
A12/0925/19:手剎車拉柄與鋼索軌道不平行
這幾件招回都是第一批2018~2019年生產的,2020一整年已經未見新的招回。
就連妥善見長的toyota, proace city就是貼牌berlingo
Tourneo Connect的動力跟底盤很多沿用berlingo,可以當成換鈑件的berlingo。
如果berlingo 的動力系統有妥善問題,同樣的問題也會出現在Tourneo Connect,
而berlingo前還沒浮現具體妥善性質的問題。

berlingo及Tourneo Connect在歐洲及美國的銷售數量:
每年在歐洲,泛berlingo銷量大約是Tourneo Connect九倍,料件比福特充裕
歷代泛berlingo大約一年十萬輛,過去20年累積兩百萬輛;前兩代各代大約生產八年,每代八十萬輛的零件規模。
這代泛berlingo在2019,2020年,也是大約每年十萬輛的規模;就算歐洲經濟很慘的2020年也有九萬八千多輛。
這代Tourneo Connect從2013~2020年,在歐洲大約每年一萬多輛,美國3~4萬輛
每年美國加上歐洲兩大市場的銷量僅泛berlingo的一半
福特六和引進的是歐洲柴油版,不是美國汽油版。
從料件泛用性而言,Berlingo比Tourneo Connect好非常多


副廠零件取得:
不要把美國銷量算進副廠料件供應分母,自從帝寶燈具的總裁因為翻製美國車的燈殼被抓去美國坐牢之後,台灣副廠零件製造商已經不太翻製美國車零件,僅接到授權才生產;漸漸買不到台灣副廠的美國車零件。但是在歐洲我買過Astra-F的前方向燈殼,一顆六歐元含稅含運,比在台灣買得利卡方向燈殼還便宜,打開包裝發現有大億出品的標印。在台灣可以買到不少法國車的鈑件跟燈殼是帝寶,大億,東陽,堤維西出品,價格比國產車貴一點,但不會貴太多。

技師熟悉度:
這顆1.5D柴油引擎+愛信八速變速箱跟psa其他車型共用;但是使用同顆1.5D柴油引擎及愛信八速變速箱的其他福特車款不多,在福特六和算是特規孤兒機種。同一套動力系統,寶嘉技師每個月會遇到,福特六和技師半年不見得會遇到一顆,熟悉度會差很多。

從料件泛用性,技師熟悉度,這兩點關乎後續維護的觀點,當然是berlingo勝出。
阿呆徐 wrote:
看別的友站的照片第2第3排似乎沒有冷氣出風口? (有錯請指正)
如果後面沒冷氣老闆們會選這台?
老闆們其實不太在乎價格 在乎舒適度 阿法/LM/T6.1/旅行家 也許會更好


後座出風口與前後座相連:
眾板友關心後座是否有出風口,berlingo有後座出風口;
但不選配後座出風口的Rifter,前後座可相連,這是車界少見的配置。
有的家庭用車,後座兩張汽座,家長坐後座嫌擠;若前後座不相連的車型,前座不太方便照顧後座小孩;像rifter這種前後座聯通的設計,前座可輕易進出後座照顧小孩,甚至拿後車廂的行李。我不確定Tourneo Connect前座中央扶手是否容易拆卸,拆卸後是否可讓前後座相連。

舒適度與預算:
福特旅行家,後輪鋼板懸吊,是這些七座車型當中最顛的
阿法/sienna兩百多萬,LM三百多萬,不在乎預算當然可以選
福斯零件/保養貴
不要小看berlingo一副貨車外型,它的懸吊從第一代以來,都是軟中帶有支撐;就底盤及動力而言,第一代通Xsara,第二代通C4,第三代通DS3;每一款對應轎車都是WRC冠軍車。尤其第一代沒有線圈彈簧的後輪懸吊,這種類似2cv懸吊是雪鐵龍經典。法國車底盤,不論高速或是山路,軟中帶有支撐,遇到坑洞就一次彈跳,不會有多餘晃動,高速穩定又很柔軟,過彎不軟腳,值得親身體驗。想要舒適,當然要把法國車列入考量。


rek9068 wrote:
後座 椅背 好直挺啊!
不知道老人家久坐會不會很累

berlingo第二排一樣直挺,但是座椅支撐性好,底盤懸吊軟而不晃,久坐反而不易腰痠
我不確定福特是否掌握法國車的懸吊精隨

Andy~牛 wrote:
既然是7人商旅,個人認為在台灣,長軸市場會遠大於短軸市場.
大空間的實用和便利性,對比停車便利或窄巷街道方便性.
會有7人商旅的客群,想信大部分都會選擇大空間,其他不便性習慣後都比較容易克服.

f124123 wrote:
會選7人座 除非商業用途
一般家庭選7人座後面大多有老人小孩
如果後座不舒適,空調差強人意~
那絕對不會有它的市場

*采昕* wrote:
其實市場一直少一台短軸7人坐的車,結果沒有車商引進,全部都進7人長軸的車。

berlingo在歐洲有短軸七座,寶嘉沒進而已。
有需要正七座商旅就選長軸七座,對第三排需求為短期/短程需求就等短軸七座引進。
短軸七座經典就如toyota wish,2004~2016,平均每年銷售4~5萬輛,得利卡及菱利每年銷售大約1萬多輛,排除得利卡及菱利以外的正七座每年銷量大約一萬。排除得利卡及菱利,短軸七座的市場潛在需求大約是長軸的四到五倍。
wish經歷兩代共12年賣了40多萬輛。可見得有40萬輛的客群對第三排的需求僅為短期/短程性質。宣布停產後一個月秒售五千輛庫存,迄今六年找不到一台可以接替wish的短軸七座。現在還在路上跑的wish計程車,有不少已經40萬公里還不換車的理由有一大部分是找不到接替車款:sienta車身單薄,德國車零件貴,韓國車精緻度差,奧德賽車價貴。就連被嫌車身單薄的sienta,還有每年一萬輛的市場需求。
berlingo短軸第三排空間比wish還大,可承接第三排是備用性質的客群。
berlingo長短軸第三排椅高均相同,短軸第三排雖然腿部空間短,但是椅面高度夠,不用屈膝,這點已經比wish, tourneo好多了。



T6.1,Sienna,阿法,福特旅行家
這些五米大車,車長及油耗比較不適合每天上下班的小家庭個人通勤用
短軸七座的訴求對象不是T6.1,Sienna,阿法,福特旅行家,而是wish
berlingo有比wish更好的安全性,更靈活的懸吊,更有支撐性的座椅,省下60%的燃料費用,省下60%的每年稅金,這些特性正是家庭,每天通勤,營業用車,偶爾有第三排的用車需求。一堆計程車司機抱怨wish座椅支撐性差,每天回家腰酸背痛,而berlingo正好解決這個問題。
berlingo短軸4.4m的車身跟vios相當,每公升20km跟油電prius a相當的油耗,再加上柴油價格比汽油便宜10%,就很適合小家庭個人通勤。
berlingo每公里油錢比wish便宜1元,每年稅省七千四;如果持有10年20萬公里左右,兩者新車價差跟後續油錢與稅差相當;也就是用跟wish相當的總成本但比wish更安全,舒適,更大的空間;如果持有更久或里程更高,berlingo長期成本比wish更省。
高里程用車,例如計程車,當然是早點換berlingo,更舒適,安全,省油,大空間。
反倒是五米大車,很少作為通勤或計程車用。


看起來座椅的變化性滿豐富的.
且車身尺碼應該更適合非純商用的使用者.

接下來就看台福推出的價格帶和規格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