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傳聞】Ford Focus將追加多連桿全配車型,「正」ST上市前進一步擴大車型編成!

chiayingcool wrote:
說出多連桿就買的人可...(恕刪)


如果有手排版的才買啦!

早買的現在知道這個消息一定捶心肝嘔死!!!

怎麼也沒算到剛買沒多久就會遭遇到這種打擊

嘴上說不在意只是自欺欺人,更何況是以操控出名的福特

還會連帶影響到未來脫手的二手車價

聚會時車友之間也會被比下去感覺矮人一截被笑當首波盤子

辦到好將近百萬的車就這麼被原廠搞慘了

一堆車主當初還自我催眠說車評講得比較有道理什麼的

現在被原廠狠狠打臉啦 .....

建議這些受害車主集體出來開記者會抗議算了!

別忘了每個人的臉上要用毛筆寫個大大的"慘"字喔!

艾薩克 wrote:
繼上次Ford Focus...(恕刪)


真的有差喔
我不走了 wrote:


如果有手排版的才...(恕刪)

二手車也買不到ST Line多連桿
因為全都剩扭力樑
skoda 廣告說得好...
你終究要開歐洲車的 那為什麼不一開始就開?

3.5車主路過
一分錢 一分貨
寧可多存一點,多貸一點...入手進口車

什麼配備齊全 百萬內cp最高
兩年了,換引擎這種糗事不說,盲點失效,gps羅盤失效,緊急救援失效,引擎室漏油,胎壓差了8個psi也沒提示過不曉得要差多少才會叫
很多東西不是修不好,是原廠不會修的太多
很多東西是品質沒到那邊...

樣樣通 樣樣鬆的概念
記得當初普遍的說法是 MK4 雖是扭力樑, 但以駕駛而言, 不見得感覺得出來,
但道路不平整時, 後座的確比較會彈跳, 舒適性比較差!

似乎沒有人說MK4裝了扭力樑會跟裝了多連桿一樣吧? 自己跟自己比, 想當然多連桿
會比扭力樑好! 但是,, 若跟其他車子比, 因底盤設計與調教的方向, 在操控方面,
MK4扭力樑不見得比其他車的多連桿差!

小弟前一輛車是多連桿, 但行車穩定性就沒有 MK4來得穩!

其實小弟要買 MK4 之前, 就聽內人的朋友說六和正在試裝多連桿, (朋友的兄弟在六和
上班), 叫我可以等, 但是因舊車已先自行報廢, 為了那五萬塊, 再加上當時板上有熱心
4D 車友連續分享一陣子的駕駛經驗, 感覺不錯! 最後問自己激烈操駕的機會有多少,
然後就決定買 4D 了!

目前牽了四個月, 從一開始油門適應不良, 滑行距離短與頓挫感, 慢慢的, 問題悄悄的消失,
可以說是越開越好開, 輕快又不失穩重!
我感覺直接看中國編成吧
那應該是目前台灣會不斷小改去靠近的目標
我猜中國可能是能給的都全給了
台福我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擠牙膏

https://www.ford.com.cn/content/dam/Ford/website-assets/ap/ch/nameplate/newgenerationfocus/brochure/all-new-focus-brochure.pdf

可是預見的是,如果持續賣得好
明年的改款,除了會出現多連桿
4D也會推出ST LINE
然後天窗應該也會在未來小改上

中國編成還有什麼好東西,我沒注意到的嗎?
希望大家幫忙看一下

中國編成應該都是美國福特目前可以下放給台灣的選項
只是台灣可能沒把握、可能為了壓價打市場
所以選了目前的策略
把價格壓在90萬不到
結果看大家反應這麼熱烈(真的賣得比較好?)而且似乎願意掏出更多錢買多連桿
台福可能因此願意多出一個產品線
不這麼擔心在市場上沒競爭力了
不必守在89.8萬這類價格底限了

如果真的出多連桿了
還是要謝謝2019真的附出行動買FOCUS的眾前輩
calee wrote:
記得當初普遍的說法是...(恕刪)


加油 繼續洗腦安慰自己這樣夜晚比較容易睡得著~

說不在意的只是死要面子在那邊硬撐罷了

早買早痛苦 晚買爽歪歪 千金難買早知道 懊惱悔恨已無用~~

我相信就算真的切心賠售扭力樑MK4的受害車主

被原廠玩了這一次之後也不會再回頭買這牌子的了

只能說 福特高層的決策一步錯、步步錯!

才造成今天這難以挽回的局面 裡外不是人

明明一手好牌卻打成這樣也是不簡單滴
艾薩克 wrote:
繼上次Ford Fo...(恕刪)


千萬別改獨立樑耶

枉費Andy老爹當初的背書

calee wrote:
記得當初普遍的說法是...(恕刪)


跟你看法一樣

出多連桿在這種家用車為的是舒適性
並不是為了操控性

ST LINE根本不是鋼砲
既沒有鋼砲懸吊也沒有鋼砲加速性能
更沒有eLSD這種過彎絕招
會買這台車的一般人 - 我們也不是賽車手
根本逼不出扭力粱的操作極限

高手操駕應該會先遇到其他瓶頸
我想比較需要eLSD這類功能
其次就是這顆渦輪配上這樣的散熱
應該很快就鎖擋不讓你操了
因此極限不會是卡在扭力粱極限

所以這兩種懸吊在這台家用車
一般人使用或一般人比較暴力使用
我真的覺得操控性沒差
美國與台灣福特也沒說謊或亂掰

但舒適性有差
如果真的出多連桿了
明顯就是FOCUS在2019賣得不錯
福特不必擔心價格90萬以上會沒競爭力了
提升成本多弄一條產品線也會有人買單
可以讓需要舒適性的人入場
代價還是有呀,比較貴

能接受扭力粱後座舒適性的
何不用更低的價格買扭力粱就好
很OK的

當然我很希望ST LINE出多連桿這個情報是真的
https://www.carmag.co.za/news/watch-new-ford-focus-hatchback-tackle-the-moose-test/

知名車媒Km77的測試中,其實Focus 搭載扭力樑的動態表現非常優異,能以時速83km通過麋鹿測試。
寶獅308也是搭配扭力樑,也能以82km的高速通過測試。

Auris 搭配多連桿,卻連時速77km都無法通過,還得降速到75km才能通過麋鹿測試。

所以可見車身動態穩定性跟懸吊的關係不大,車輛調教的技術其實影響更大。

不過舒適性我想扭力樑的物理特性,是很難贏過多連桿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