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具真的是原廠最耐久

我2006 focus 燈罩平時只用水擦,

到現在仍是透明晶亮,

看到很多社外品的魚眼燈具,

很多都已經得白內障。


並不完全是這樣,只能說大大用正確的方法清潔保養燈具,就算是原廠燈,常常拿石化清潔劑噴塗抹在塑料燈具上一定會短命的。
他的A面和工程設計!沒問題的啦!
不過光學是不是他做的我就不知道!下次有機會在問問!

不用問了,KKC4HID的光學面設計師是台南某燈廠姓李的小老闆,該產品只是機車廠趁台灣法規上路前瞎搞的玩藝,單品根本過不了任何法規,只求別太刺眼,連整車認証都別想.....

rafale1979 wrote:
並不完全是這樣,只能...(恕刪)


這就很難在設計燈組能考量完善~遇設使用人會拿甚麼搞爛了!!

人為因素~防不勝防!

rafale1979 wrote:
不用問了,KKC4H...(恕刪)


一般機車是比較沒在講究!
核得過就行居多!

不過國內機車的工程設計~
A面都有相當的水準!
看完落落長的本文及回覆 有點話想說
改裝部品這玩意兒本來就是一分錢一分貨
用最少的代價完成自己想要的改裝是人之常情
商場上有良心商人也有黑心商人 但黑心的居多(所謂無奸不成商)
雖然常常會造成劣幣驅良幣 但這是市場法則 誰也避不了

光學設計與流體力學本來就是一塊極其冷門且專業的領域
台灣教育只重科技發展而忽略了最重要的基礎科學
所以上述兩大類就是台灣科技的罩門 真正懂的人也不多

光學設計玩了將近20年 從早期的桌燈、手電筒等小玩意兒
一路玩到LCD/LED背光模組、相機鏡頭(二次光學)到最近的單體LED燈泡
越玩越覺自己知識的不足 越做越心虛 只能靠多讀國外文獻來長知識

曾經研究過車頭燈 其實車頭燈的重點是在於燈具裡的反射板(罩)
不論是反射面積及反射角度 都會關係到整個頭燈最後燈光的強度及照射範圍
至於燈殼 早期會使用PMMA(壓克力)是因為沒有其他材料可以選擇
現今為顧及機械強度、耐候性及光學特性 大部分都已改用光學級PC做為主要應用材料

塑膠模具分為暫用模具及正式模具(塑膠鋼模)
暫用模具有分為矽膠翻製模及鋁材射出模
矽膠翻製因為尺寸公差範圍太大 一般懂多是翻製出來看看大結構及外觀
鋁材射出模係使用一般射出成型 故其尺寸可以掌握與原設計尺寸差異不大
但此種模具無法與正式模具相同去製作所謂的倒鉤結構(如卡榫)
且因鋁材不耐熱 反覆加熱冷卻後會造成鋁材變型
因此鋁製暫用模僅能約做2000 pcs的小量生產 但價格便宜是它的優勢

以上僅為個人工作2x年的經驗淺談
相逢自是有緣

河魨養殖戶 wrote:
光學設計與流體力學本來就是一塊極其冷門且專業的領域
台灣教育只重科技發展而忽略了最重要的基礎科學
所以上述兩大類就是台灣科技的罩門 真正懂的人也不多

光學設計玩了將近20年 從早期的桌燈、手電筒等小玩意兒
一路玩到LCD/LED背光模組、相機鏡頭(二次光學)到最近的單體LED燈泡
越玩越覺自己知識的不足 越做越心虛 只能靠多讀國外文獻來長知識

曾經研究過車頭燈 其實車頭燈的重點是在於燈具裡的反射板(罩)
不論是反射面積及反射角度 都會關係到整個頭燈最後燈光的強度及照射範圍
至於燈殼 早期會使用PMMA(壓克力)是因為沒有其他材料可以選擇
現今為顧及機械強度、耐候性及光學特性 大部分都已改用光學級PC做為主要應用材料...(恕刪)


現在輔助軟體很多,懂得基本的原理都可以快速建構出光學反射鏡...
一些特殊需求還是要有數學及寫二階程式能力才有辦法解決...
光學也是基本物理原理的進階應用罷了...

若是較特殊的光學效果,ex...導光元件...LED二 or 三次光學...
大部分都被車燈大廠的專利給綁死了...
有些甚至要等20年專利到期其他廠才可以放手去做...

PC 跟PMMA 是工程特性差異滿大的材料... 基本上兩者用的場合也不同...
anti-scratch(haze),耐候性及光學特性 PC 還差 PMMA 一大截...
前照燈具光學元件會用 PC 主要是看重在其韌性及 HDT 較 PMMA 優...

工程技術沒有絕對的是與不是...隨著科技進步未來或許很多不可能的都會變成可能...

rafale1979 wrote:
現在輔助軟體很多,懂...(恕刪)


兩位都是專業的,我這門外漢插不了花,往後很有機會
接觸車燈類,得來跟你們請益嚕!

阿福的網宅 wrote:
FRP也不見得就一定...(恕刪)


台灣的品質也不一定很差啦

也是要看公司的政策是怎麼樣

之前我們公司也有幫日本那邊代工

只是日本人龜毛 在做的過程比較繁雜點

一般我們一隻FRP保桿的做法就是模具打蠟 塗膠殼 1~2小時乾了以後積層 (積層時間大概最多2小時)

積層完等個4~5小時就可以脫模 裁切後就大功告成了 (剩下就交給烤漆師傅)

日本是 模具打蠟 噴膠 完以後 必須要隔天才能積層

而且隔天要積層前要先噴上一層調很快的樹脂(大約20分乾) 才能積層

在積層的時候樹脂要調很慢很慢 而且纖維布多重樹脂就多少

而且日本師傅有交代 要用雙手下去壓 滾輪也有好幾種尺寸

纖維布要先上樹脂 再把纖維布鋪上模具 通常不弄個滿身也很難

光是積層通常要花3~4小時做完一隻 要等隔天才能脫模

因為樹脂調很慢的關係 積層面顏色都很淡 相反的如果是趕出來的顏色會有燒焦的樣子

裁切完以後要整隻磨一遍 把氣泡磨出來 再來補土 日本都用纖維粉 超硬! 超難磨!

而且補完打磨完還要拋光...

至於碳纖維台灣也是不輸日本

那時候台灣有下訂單日本寄過來時小弟還要當品檢

光是有瑕疵的不知道拍了多少張

比如 滿天星 走紗 接和處很多小孔

台灣的品質真的不會輸日本呀

光是台製跟日製

光價錢就差多少了

同樣品質的引擎蓋

日製賣8萬多 也是有人買

台製賣8萬有人願意買嗎












久仰大名 wrote:
台灣的品質也不一定很...(恕刪)


大名兄 您好!

對於上等的表基層FRP~
我前面就已經有寫嚕!
因為我見識過正日本件FRP精緻的作業工法,所以我不敢瞧不起,也不能說FRP就沒有好貨色!
新莊 麗晨 宋老闆 店裡的牆壁上,就掛了一支從日本來的FRP Nissan New March的大包前保桿
,品質之高,完全不亞於射出原廠件。
那就是上等貨色。
即便台灣許多廠商燒大錢做射出件,精緻度都還遠遜色於該件。
因為都是用一些逆向工程去跑射出,作不出啥好貨色出來!
射出PP也做得像真空ABS,精緻度不甚可,還是很多的!


另外~
您說對了一個重點,也就是我前幾樓就舉例日製FRP件高擋貨來說,就是等價交換,都是萬來萬去~
台灣,這個行情,沒幾多少人買得下手的,這也是你最後提到的現實問題。
所以~在台灣,要出現國造的上品FRP,很不容易!
(這還僅只於用料程序上的完整性而言)

另外~就汽車正廠正向工程製作,納入量產,A面要講究水準,手工製件沒有進汽車原廠在那邊
慢慢拋油土,用探針在那裡校正那0.0XX mm的,傳統手工FRP,不論技巧再高超,也無法做出
汽車原廠工程設計師跑正向工程圖資,上大型CNC刻出來的A面水準。
一般逆向,重新鋪面,大多數的工程師,A面要鋪得好都很難遇到幾個。

再這些細節上,還是有很大的落差。

如果刻Mockup是要用來翻模的,那還是盡量找台灣一些汽車業知名的名廠來刻才會像樣。
像板橋的亞克迪生,就做得出上乘的Mockup。
如果是送大陸刻,那真的像狗啃的,我目前還沒見過大陸刻回來有像樣的,CNC刻出來都能像手
捏的一樣不準,當然,價格差異大,不到台灣的一半價,但是只適合用來試合車,當作模擬原廠
花數百萬跑1:1油土模來確認造型和合車面。

因為原廠也會送大陸刻這類次品,用來合車試裝用。

我設計的某個品牌正廠大陸SPORTY正式官方套件Mockup
光第一張裙角輪弧肉厚大小不一就得打槍了,這還是大陸刻得算優的Mockup嚕!





有些Mockup CNC出來可能是平整的,卻也可能被師傅研磨過變成很糟的,這就是
一例。


CNC都能刻出毛邊來,我還以為是FRP翻的.......果然是阿六仔!


間隙公差不一,Mockup能刻成這樣也真的是佩服!


這個公差真大,還好我們尾翼自己找台中車業真空吹氣的都比原廠做得更精準!
不過原廠的尾翼公差比這個大陸件還要糟!!



這都還是自己設計的,但工程都大陸原廠再處理,我們無權干涉!!
但不少山寨FRP大多會以比這樣的Mockup品質糟很多的手工件就要翻模,只會更糟。
好歹這是NCN刻的,雖然稱不上A面的水準,但也差不多一般逆向的程度。
但手工要跑出更漂亮的面,得麻煩神人秀個實體。噴個單色亮面漆,放在日光燈
下看看光罩跑起來面順不順,還是研磨的凹凹凸凸。
用一般仿間研磨機拋,是穩死的!
要做出很平整的手工面,得靠很多精細微調,就像原廠1:1用探針檢察誤差值,不斷
花時間去刮土補土慢慢做出來!
那燒掉的時間都是很恐怖!
壓根無法像仿間3個月,就生出一台車5件式的大包,還量產,賣得便宜到況丟鬼!!


一切都是等價交換呀!!

阿福的網宅 wrote:
大名兄 您好!對於上...(恕刪)



正好看到這篇文章,小弟有一事想請教,ABS塑膠件可以包正碳纖維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